自创生理论

来自集智百科 - 复杂系统|人工智能|复杂科学|复杂网络|自组织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图1:三维形式的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活细胞——一个自创生系统的例子


“自创生”指的是一个能够自我繁殖和维持的系统,最初的定义可以在《自创生和认知:生命的实现 Autopoiesis and Cogniti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iving》(1973年第1版,1980年第2版)中找到[1]:

第16页:“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分析了堂吉诃德 Don Quixote的两难处境:走武装之路(praxis,行动)还是走文字之路(poiesis,创造、生产)。我第一次理解了‘poiesis’这个词的力量,并发明了我们需要的词:autopoiesis。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词,一个可以直接表达‘在生命系统特有自主性的动态中发生了什么’的词。”

第78页: “自创生机器是一个(作为一个整体)被组织成网络的机器。这个网络是一个部件生产(转换和破坏)的过程网络,它(1)通过相互作用和转换,不断再生和实现部件生产的关系网络;(2)通过将其实现的拓扑域规定为这样一个网络,将机器构成为部件在空间中存在的具体统一体。”

第89页:……“由自创生系统定义的空间是自包含的,这个空间不能用定义另一个空间的维度来描述。然而,当我们提到我们与一个具体自创生系统的相互作用时,我们把这个系统投射到我们的操作空间上,并对这个投射进行描述。”


这个术语是由智利生物学家Humberto Maturana和Francisco Varela于1972年提出的,用于描述活细胞自我维持的化学性。自此这个概念也被应用于认知、系统理论、建筑和社会学领域。


意义

自创生系统最初是作为一种系统描述提出来的,据说可以定义和解释生命系统的性质。自创生系统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生物细胞。例如,真核细胞由各种生化成分(如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并被组织成有界限的结构(如细胞核、各种细胞器、细胞膜和细胞骨架)。这些结构以分子和能量的内部流动为基础,产生了各种成分,而这些成分又继续维持着产生这些成分的有组织的约束性结构。

自创生系统应与异创生系统形成对比。以汽车工厂为例:它使用原材料(部件)来生成汽车(一个有组织的结构),而汽车却是自身(工厂)以外的东西。然而,如果该系统从工厂拓展到工厂的“环境”中的组成组分,如供应链、工厂/设备、工人、经销商、客户、合同、竞争对手、汽车、备件等等,那么该系统作为一个能独立生存的系统,可以被认为是自创生的。[2]


尽管其他人经常使用该术语来作为自组织 self-organization的同义词,Maturana本人表示他“永远不会使自组织的概念……在操作上它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事物的组织发生了变化,这个事物也就发生了变化。”[3]此外,自创生系统是自主的,并且在操作上是封闭的。也就是说,它内部有足够的过程,来维持整个系统。自创生系统和它们的媒介“在结构上是耦合的”,嵌入在一种变化的动态中,可以被称为感知-运动的耦合。[4]这种连续的动态被认为是知识或认知的初级形式,可以在整个生命形式中观察到。


在Niklas Luhmann的系统理论 Systems Theory里[5],可以找到自创生概念在社会学中的应用。随后,Bob Jessop在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系统时对其进行了调整。Marjatta在商业背景下改造了自创生的概念。把自创生的理论应用于法律体系的除了Niklas Luhmann还有Gunther Teubner。[6][7]


在文本研究的背景下,Jerome McGann认为,文本是“作为自生成的反馈系统运作的自创生机制,不能与操纵和使用它们的人分开”。[8]他引用Maturana和Varela的观点,将自创生系统定义为“一个封闭的拓扑空间,它‘作为一个生产其自身组成部分的系统运作,以此不断产生和规定其自身的组织,并在其组成部分的无穷更替中做到这一点’”,结论是“自创生系统因此区别与异创生系统,后者是笛卡尔式的,‘其运作的产物与自身不同’。McGann认为,编码和标记看起来是异创生的,但却是用它们来维持的系统的生成部分,因此语言和印刷或电子技术是自创生系统。[9]


哲学家Slavoj Žižek在讨论黑格尔 Hegel时认为:“黑格尔——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关于自创生的终极思想家,思考了从混乱的偶然性中必然特征的涌现,偶然性的逐渐自我组织,从混乱中秩序的逐渐上升。”[10]


与复杂性的关系

自创生可以定义为一个系统的复杂性与其所处环境的复杂性之间的比率。[11]


这种关于自创生的笼统观点认为:系统的自我生产指的不是其物理成分,而是其组织,可以用信息和复杂度来衡量。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自创生系统描述为那些自己产生的复杂性多于环境产生的复杂性的系统。[12] 【------对照原wiki---------】

——Carlos Gershenson,“必要的多样性、自创生与自组织” 。


Evan Thompson在其2007年出版的《生命中的心智 Mind in Life》中,对自创生与认知的联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自创生的基本概念——涉及与环境的建构性互动——被扩展到能够包括认知。最初,Maturana将认知定义为有机体“与维持自身有关”的行为。然而,人们已经设计出了能自我维持但不具有认知性的计算机模型,因此,“认知”需要一些额外的限制。维持过程要具有认知性,最好涉及某些代谢过程中对系统内部运作的重新调整。在此基础上,可以宣称自创生是认知的必要不充分条件。Thompson写道:这种区分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没结果;但重要的是,生命系统涉及自创生,认知也涉及(如果有必要加上这点的话)。可以注意到,这种对“认知”的定义是有限制的,不一定需要生命系统的任何意识或觉察。


与认知的关系

Evan Thompson在其2007年出版的《生命中的心智》(Mind in Life)中,对自创生与认知的联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13] 自创生的基本概念——涉及与环境的建构性互动——被扩展到能够包括认知。最初,Maturana将认知定义为有机体“与维持自身有关”的行为。[14]然而,人们已经设计出了能自我维持但不具有认知性的计算机模型,因此,“认知”需要一些额外的限制。维持过程要具有认知性,最好涉及某些代谢过程中对系统内部运作的重新调整。在此基础上,可以宣称自创生是认知的必要不充分条件。[15]Thompson写道:这种区分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没结果;但重要的是,生命系统涉及自创生,认知也涉及(如果有必要加上这点的话)。可以注意到,这种对“认知”的定义是有限制的,不一定需要生命系统的任何意识或觉察。


与意识的关系

自创生(如果有必要的话,特指生命系统的自创生)与认知的关系,是一种可以通过观察生命系统来确定的客观评估。

由此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与用这种方式看待的认知之间的联系。认知与意识的分离让我们意识到,有机体可能并不能意识到做出决定的底层机制。这两个领域的联系是什么?Thompson把这个问题称为“解释的鸿沟 explanatory gap”,其中的一个方面是“意识的难题 the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即我们如何以及为什么会有“感质 qualia”的问题。[16]

第二个问题是自创生能否在这些概念之间提供一个桥梁。Tompson从交互理论 enactivism的角度讨论了这个问题。一个自创生的细胞积极地与它的环境发生联系。它的感觉反应触发了由自创生支配的运动行为,而这种行为(据说)是神经网络行为的简化版。进一步说,像这样的实时互动需要注意力,而注意力的一个含义就是意识。[17]


批评

对于该术语的应用,无论是在其最初的语境中(即试图定义和解释生命体),还是在其各种扩展的使用中(如将其应用到一般的自组织系统,特别是社会系统),都有多种批评意见。[18]批评者认为,该概念及其理论未能定义或解释生命系统。而且,由于其使用的极端的自我指涉语言没有任何外部参照,它实际上是在为Maturana的激进建构主义或唯我的认识论[19](又被Danilo Zolo称为“荒凉神学”[20][21])提供证据。自我指涉的一个例子是Maturana和Varela的断言:“我们看不到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也不存在。[22]”Rod Swenson说[23],自创生模型 "奇迹般地与物理世界脱钩...... (因此)建立在违背常识和科学知识的唯心主义基础上。"


参考文献

  1. Maturana, Varela, 1980, p. 89.
  2. Koskinen, Kaj U (2013).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organizations : a processual autopoietic view. Heidelberg: Springer. ISBN 9783319001043. 
  3. Maturana, Humberto (1987). "Everything is said by an observer". In Thompson, William Irwin. Gaia, a Way of Knowing: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Biology. Great Barrington, MA: Lindisfarne Press. pp. 65–82, 71. ISBN 978-0-940262-23-2. 
  4. Allen M, Friston KJ (2018-06-01). "From cognitivism to autopoiesis: towards a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for the embodied mind". Synthese. 195 (6): 2459–2482. doi:10.1007/s11229-016-1288-5. PMC 5972168. PMID 29887647.
  5. Organizations as learning systems: 'Living composition' as an enabling infrastructure.. Advanced Series in Management.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2006. 
  6. Teubner, Gunther (1992). Law as an Autopoietic System. The 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 Press. 
  7. For a discussion o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utopoietic legal systems, see, Lyons, Neil T. (2011). "Autopoiesis: Evolution, Assimilation, and Causation of Normative Closure". Law, Justice, and Miscommunications: Essays in Applied Legal Philosophy. Vanderplas Publishing. ISBN 978-1-60042-152-5. 
  8. The Textual Con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15. 
  9. "Marking Texts of Many Dimensions".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John Wiley & Sons. 2000. pp. 200–201. 
  10. Žižek, Slavoj (2012). Less Than Nothing. Verso. p. 467. 
  11. "Chapter 2: Information Measures of Complexity, Emergence, Self-organization, Homeostasis, and Autopoiesis". Guided self-organization: Inception. Springer. 2013. pp. 19–51. arXiv:1304.1842. Bibcode 2013arXiv1304.1842F. ISBN 978-3-642-53734-9. 
  12. Gershenson, Carlos (26 Sep 2014). "Requisite Variety, Autopoiesis, and Self-organization". arXiv:1409.7475 [nlin.AO].
  13. Thompson, Evan (2007). "Chapter 5: Autopoiesi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living". Mind in Life: Biology, Phenomenology, and the Sciences of Mi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91–127. ISBN 978-0-674-02511-0.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OVGna4ZEpWwC&pg=PA91. 
  14. "The cognitive process". Autopoiesis and cogniti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iving.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1980. p. 13. ISBN 978-90-277-1016-1.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nVmcN9Ja68kC&pg=PA13. 
  15. Bitbol M, Luisi PL (November 2004). "Autopoiesis with or without cognition: defining life at its edge".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1 (1): 99–107. doi:10.1098/rsif.2004.0012. PMC 1618936. PMID 16849156.
  16. Thompson, Evan (2007). "Cognitivism". Mind in Life: Biology, Phenomenology, and the Sciences of Mi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 7. ISBN 978-0-674-02511-0.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OVGna4ZEpWwC&pg=PA7. 
  17. Thompson, Evan (2007). "Sensorimotor subjectivity". Mind in Life: Biology, Phenomenology, and the Sciences of Mi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243 ff. ISBN 978-0-674-02511-0.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OVGna4ZEpWwC&pg=PA243. 
  18. Fleischaker G (1992). "Autopoiesis in Systems Analysis: A Deba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 21 (2): 131–271. doi:10.1080/03081079208945065.
  19. Swenson R (1992). "Autocatakinetics, Yes—Autopoiesis, No: Steps Toward a Unified Theory of Evolutionary Ord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 21 (2): 207–208. doi:10.1080/03081079208945072.
  20. Kenny V, Gardner G (1988). "The constructions of self-organizing systems". The Ir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 (1): 1–24. doi:10.1080/03033910.1988.10557704.
  21. Wolfe, Cary (1998). Critical environments: postmodern theory and the pragmatics of the "outsid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 62–3. ISBN 978-0-8166-3019-6.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tBQSBBWVg2cC&pg=PT85&lpg=PT85&dq=Zolo+Autopoiesis#v=onepage. 
  22. The Tree of Knowledge.. New Science Library.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1988. p. 242. 
  23. Swenson R (1992). "Galileo, Babel, and Autopoiesis (It's Turtles All The Way Dow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 21 (2): 267–269. doi:10.1080/03081079208945080.


拓展阅读

  • Goosseff, Kyrill A. (2010). "Autopoeisis and meaning: a biological approach to Bakhtin's superaddresse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23 (2): 145–151. doi:10.1108/09534811011031319.
  • Capra, Fritjof (1997). The Web of Life. Random House. ISBN 978-0-385-47676-8.  –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ideas behind autopoiesis
  • Dyke, Charles (1988). The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Complex Systems: A Study in Biosocial Complex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ivingston, Ira (2006). Between Science and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Autopoetic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ISBN 978-0-252-07254-3.  —an adaptation of autopoiesis to language.
  • Luhmann, Niklas (1990). Essays on Self-Referenc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uhmann's adaptation of autopoiesis to social systems
  • Bosto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42. Dordecht: D. Reidel Publishing Co.. 30 April 1980. ISBN 978-90-277-1015-4.  —the main published reference on autopoiesis
  • Mingers, John (1994). Self-Producing Systems.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ISBN 978-0-306-44797-6.  —a book on the autopoiesis concept in many different areas
  • Robb, Fenton F. (1991). "Accounting – A Virtual Autopoietic System?". Systems Practice. 4 (3): 215–235. doi:10.1007/BF01059566.
  • Tabbi, Joseph (2002). Cognitive Fictions. 2002.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ISBN 978-0-8166-3557-3.  — draws on systems theory and cognitive science to introduce autopoiesis to literary studies
  • Varela, Francisco J.; Maturana, Humberto R.; Uribe, R (1974). "Autopoiesis: the organization of living systems, its characterization and a model". Biosystems. 5 (4): 187–196. doi:10.1016/0303-2647(74)90031-8. PMID 4407425. —one of the original papers on the concept of autopoiesis.



      1. 张江老师的翻译


Autopoiesis——自创生理论:生命系统的组织

The Organization of living systems

(张江翻译:John Minger:《Selfproducing system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Autopoiesis》一书第二章)

注:近年来,Autopoiesis在西方有关复杂系统、人工生命等领域的文献中频繁出现。该理论虽然不算新,但是对生命的认识可谓独到。它把生命看作一个自我创生的系统,即自己生产自己的一个自指系统,思想简洁而深刻。John Minger的Self-producing systems一书虽然不是Autopoiesis理论的开山之作,但是叙述清晰、逻辑性很强,因此本人把该书的第二章描述Autopoiesis理论这部分摘出来反映,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

自创生理论的基本思想

Maturana和Varela(自创生理论Autopoiesis的两位创始人,智利的生物学家)提出的主要问题是:究竟什么是我们区分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的本质原因?要知道,非生命系统也可能与生命系统同等复杂,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可以判断它不是活的?正如Martian所问:什么是我们区别马和汽车的本质原因?这也就是Monod曾经用来说明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的本质区别的著名问题。

对于生物学家来说,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而且回答各式各样。首先,活力说认为在生命中,有某种未观察到的物质或者力量、规律可以说明生命的各种奇特的现象。其次,系统科学的发展以及一系列概念的提出包括反馈、动态平衡、开放系统等等为生命体那复杂的、具有很强目的性行为提供了机械论式的解释。虽然这种方法是一个大的进步,但是它无法解释为什么类似的机制和特征也可以被非生命的简单机器进行很好的构建。

第三种方法,也就是近来最普遍的方法,就是给生命组织提供一个基本的特征列表,——例如自我繁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碳基化学基础以及核酸结构等等。这种方法的第一个困难是它完全是一种描述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释。它的确很有效,尤其当我们对没有争议的生命系统进行观察并关注它们的共性特征的时候。然而,这种技巧恰恰用“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为理由对其自身进行了解释,也就是它仅仅是一种同意反复。因为这种方法并没有定义生命系统所独有的特征,也没有对这种特征如何生成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作任何解释。第二,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对列表的内容缺乏共识。任意两个列表可能包含了不同的特征,并且我们很难验证列表中的每一种特征都是实际必须的,而且也很难验证列表是真正完全的。

Maturana和Varela的工作是基于对生命系统的自然现象的一系列观察之上作出的,我们将在这里进行简单的介绍,更详细的讨论放在后续的章节。

1、Maturana和Varela稍微不同于现代流行的趋势:把眼光集中到物种或者基因上,他们更加关注单一的生命个体(例如,一个像阿米巴变形虫那样的单独细胞)作为中心实例。这类生命实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个体的主动性。虽然它们可能是有机生命、种群或者物种的一部分,并且常常被环境影响,然而个体是一种受限制的、自我定义的实体。

2、生命系统使用一种机械的方法来操作、行动。它们包含了拥有各种属性和相互作用的独特部件。而系统整体的行为完全是由这些部件和它们的属性通过与相邻元素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因此,任何对于生命系统的解释必须纯粹的依赖于机械的方法。

3、所有的解释或者描述都来源于系统之外的观察者(即人)。人们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属于观察者的而什么是属于被观察对象的。观察者可以感觉到实体和实体的环境,以及两者是如何相关的。然而,实体中的部件却并不能区分开来,它们只是纯粹的对其他部件进行反应。

4、上述的最后两点导致了这样一个思想:任何对生命系统的解释都应该是非目的论的,即该解释不能向功能和目的的思想求援。生命系统的任何可观察现象都应该来源于纯粹的相邻内部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于那些能够表现出某种与整体相关功能的观察仅能够被外界观察者,也就是能够描述部件、整体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人做出。


为了揭示生命系统的自然属性,Maturana和Varela两个人把目光集中到了一个基本的实例上:活体细胞。简要地说,一个细胞是由细胞膜包围而成的各种结构组成,包括核酸、线粒体、溶酶体当然还有它内部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通常也是复杂的)分子。这些结构发生着持续的化学相互作用。而对于细胞膜来说,这种相互作用就是它与外部介质的关系。所以细胞实际上是一种动态的、包含着惊人复杂性的化学网络。


那么究竟什么是类似细胞这样的主动、动态、鲜活的系统的整体特征呢?什么区别了一般的机器和生命呢?例如一个化学工厂也包含了大量复杂的部件,并且也通过相互作用的生产来形成一个组织整体,它们与生命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不能解释说:因为细胞正在执行一个更大的多细胞体生物的某种特定功能或者目的,所以该细胞才是活的。其原因是单细胞生命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谋生而无论是否为更大的多细胞生命体的一部分。我们也不能用还原论的方法来通过某一个特定的细胞结构或者部件例如核酸或者DNA/RNA来解释。也就是说生命的活性必然产生于各种部分组织到一起的方式而不是某一个部件。为了理解Maturana和Varela的回答,我们首先要考察两个相关的问题:细胞在做什么,也就是细胞在生产什么?和什么生产了细胞?在这里,生产的意思是针对一个细胞自己而言的,而不是细胞的繁殖结果。


细胞在做什么呢?我们将在2.3节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讨论。然而,从原则上讲,它无非是在产生很多细胞体内的复杂的或者简单的物质(或者成为细胞膜),这些物质还能进一步参加新的生产细胞内部组成物质的过程。当然还有一些分子作为废料通过细胞膜从细胞中排泄了出去。那么,什么产生了细胞中的各种部件呢?现在可以回答,通过外部媒介输入的基本化学材料的帮助,细胞生产了它自己的构成。也就是说,一个细胞生产了它自身的部件,即这些部件的生产过程成为了一个闭圈(Closure)、一个正在进行的自我生产的过程(如图)。

500px

对,细胞由自己生产,并在不停的生产着自己,除了它自己再没有其他东西了。这种简单的思想正是自创生理论的全部精华!!autopoiesis(自创生)这个词意味着自我生产,细胞中正在发生的就是不停地生产它自己。生命系统是自创生的(autopoietic)——它们将那些能够产生必要部件,并能够持续发展的过程组织了起来。那些并不能自我产生的系统被称为它生产的(allopoietic),例如,一条河流或者一块钻石。Maturana和Varela也把人造的系统称为异质生产的(heteropoietic),如化学工厂。粗略地说,化学工厂的确很像细胞,但是它产生的化学试剂被运到其他地方使用。这就不是“自我产生”了,同时产生和维护化学工厂的是人而不是化学工厂系统自身,所以说它不是自我生产的。

虽然乍看起来,这种想法非常普通,然而进一步深思就能发现它的重要性,例如:

1、想象我们要建造一个自创生的机器,除了基本的能量和化学物质以外,系统中的所有东西都要被这个机器自己生成。所以,该机器必然能够生产它的各种部件。显然,这台机器也是被其他的机器生产、维持和修复的,这同时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机器生产“生产的机器”……。所有的生产部件的机器、生产机器的机器以及生产机器的机器的机器等等全部必须都来源于同一个实体。也就是说,我们要构建的自创生机器必须包含了这一连串的所有东西。

2、假设你成功了,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你所制作的机器将是一个自主的、独立的实体。这台机器将会有能力不断的自我构建和重建自己,用一种非常现实的想法来说就是这台机器不再被他的制造者而控制。那么它是活的么?

3、就像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化学物质的海洋一样,细胞在一群相互作用的化学物质中创造、重造着它自己的组成元素,并生成了一个稳定的、自我定义的实体来扩大自身在未来发展的机会。这是目前自创生理论研究工作的真正的基础。

4、那么什么是死亡呢?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只要自我生产过程中的某部分环节被破坏掉了,那么就没有东西能够产生必要的部件并且整个过程也就分散了。自创生理论就是这样,既可以说它概括了所有的事情,也可以说它什么也没说,整个过程都必须一致工作,否则系统就会分解掉。

那么,自创生理论最核心的思想是:生命就是那些所有的部件和过程都联合起来生产那些可以自我生产的实体,并把他们正确组织起来的一个系统。曾经其他的几个生物学家几乎也抓住了这个概念,正如本章开始提到的Rose。但是,Maturana和Varela两个人是第一个给这种生命生成机制命名、制定了一个标准并且探索了它的各种可能结果的人。

下面考虑Autopoiesis这个词语本身的来历,Maturana最开始没有用Autopoiesis这个词来解释生命这种现象,而是用类似环形的、自指的组织。事实上,该领域的第一篇文章:生物的认知并没有使用这个特定的词语。Maturana只是为了区分实现(行动的路径)和生产(创造的路径)而提出的。然而很有趣的是,德国现象学哲学家Martin已经预示了与Maturana相近的关于自己和他创生相似之处。在第一章的引言中,Martin使用术语创生来区分自我生产和被人类进行的他生产。Heidegger与Maturana工作的相关性还会在第7.5.2节讨论。

Autopoiesis理论的正式描述

目前,我们已经对整个思想有了一个大致的描述,这一节开始更加详细的描述Maturana和Varela的理论细节。

我们观察到:所有的描述和解释都是来源于观察者,他(她)把一个实体或者一种现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这种描述往往部分依赖于观察者的选择和观察过程,而且或多或少都会对被观察对象的实际行为造成影响。

Maturana把一个能被观察者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整体称为一个实体。例如,当我们称某物为汽车的时候,一些属性或者预定义的特征就被指定上去了(如它是可以移动的,可以载人,可驾驶的等等)。观察者还可以进一步把一个实体分解成多个单元和单元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虽然不同但是仍然可以非常有效的来指定实体。它的结果就是把一个由多个部件构成的实体描述为一个整体的组织。

Maturana和Varela还特别强调区分实体的组织和实体的结构:

[组织]是指一种发生于部件之间的抽象关系。通过指定一个区域,组织在其中发生相互作用,并被赋予了不可分解的整体属性。组织这种关系定义了一个包含了某种特定类别组件的实体系统,并且决定了该实体的抽象属性。

[结构]是指实际的构成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实际关系。这些部件和关系必须满足于他们所属的合成实体的组织抽象关系,并且决定了一个发生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扰动的空间区域,但是结构没有决定它作为一个实体应该具有哪些属性。(译者注:与我们的理解正相反,组织相当于抽象的类,而结构是指该类的一种特定实例)

组织包含了部件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了刻画实体术语某种特定类别部件所必需具备的性质。这就决定了它的属性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我们可以用正方形的概念来说明组织。一个正方形用空间上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定义,正方形就是一个有四个相等边、并且用直角连接在一起的图形。这里正方形就是组织,而任何一个实现正方形的物理方式都是一种能够实现这种抽象组织的特定结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飞机,它可以被定义为若干部件,如翅膀、引擎、控制器、刹车器、座椅而且这些部件之间的关系使得飞机可以飞起来。如果一个实体拥有这样的组织,那么他就会被定义为一个飞机,因为它可以产生我们对于飞机这个整体所期望的属性。另一方面,飞机的结构描述了任意一个包含实际的部件和实际的关系的实现,例如机场跑道上的波音757。

的确,这种使用术语“结构”的方法与通常有很大不同。一般的,在对系统的描述中,结构是与那些不发生缓慢变化的过程相对比的概念,结构和组织几乎是可以互换的。而这里,结构既指静态的也指动态的元素。结构和组织的差别仅仅是具体事例和所有实例背后的抽象普遍性相比较而言的。这使我们想起了经典的结构主义哲学,它们把表面上的经验事件“结构”与一个不可观察到的可以生成这种表面结构的深层结构(“组织”)相关起来。

因此,任何一个存在的合成实体都同时具有结构和组织。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构可以实现同样的组织,并且每一种结构都会有很多属性和相互作用是不能被组织来指定的,也是与组织不相关的。例如,一个飞机的形状、颜色、尺寸和材质。进一步,结构可以在没有组织更改的条件下改变或被改变。例如,对于经历了很长时间的飞机来说,它有新组装的部件、涂了新漆,但它还是一个飞机因为它的底层组织没有变化。然而,有一些改变就会破坏组织的存在,例如,一次撞击事故把飞机变成了残骸。

结构和组织的本质区别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区别。飞机只有在作为一个整体的时候才能够飞起来。这是它作为一个整体组成的属性,是它的组织。然而,它的部分,可以依赖于它的所有属性在它自身的领域中与其他部分进行相互作用,然而,它们仅仅作为一个个体的部件来这样完成。与一只小鸟相撞会使得引擎停止;一个线路短路可以毁掉整个控制。这些都是对于结构的干扰,也许这种扰动可以导致整个结构的破坏和消失,也可能是可以弥补的,以至于飞机仍然能正常飞行。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Maturana和Varela对Autopoiesis理论的定义了。一个实体是通过定义实体隶属于某个类别的组织来刻画的,并且组织决定了该实体所能产生的外在表现。Maturana和Varela把生命系统的本质看作是动态的和自主的,并且认为自我生产是产生这些特性的本质原因。因此,生命的组织就是一种自我产生的系统—Autopoeisis。这种组织当然可以被无穷多的结构来实现。

对自创生系统的一个更加明确的定义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一个由部件生成的网络合成的实体,该实体满足:

a) 通过相互作用迭代的再生产产生它们自己的网络

b) 用一个空间上的实体来实现这个网络。该实体要能产生出与它所在的相互作用的背景分离的边界。

这段引文的第一部分详细叙述了自我生产系统的一般思想,第二部分则特别指定了系统必须被实际认出是一个整体,并且它的边界也是系统自己产生的。关于第二点产生边界很重要,尤其是当人们把自创生理论应用到其他非生命领域例如社会的时候。虽然对于细胞来说是该定义是非常清晰的,但是这个定义本身并没有限定系统的实现一定是物理的实体。这就使得该思想是开放的并且可以讨论一些非常抽象的自创生系统,例如一组概念,一个细胞自动机,或者是一个通讯的过程。对于这类抽象的系统来说什么是它们的边界呢?我们真的能把这类系统称为是“活的”么?事实上,这个主题是非常有争议的,详细请看第3.3.2节。

当我们考虑自然中的组织的时候,这个有些空乏的概念还可以得到进一步地扩展。特别是,组织将会涉及到部件之间的关系。根据Maturana和Varela的理论,在物理系统中,这种关系必然是三个种类之一:构造(Constitution),特化(Specification)和顺序(Order)。构造关系是一种系统上的物理学拓扑关系,也就是它的三维几何形体(比如一个细胞)。例如,他们都有细胞膜,各个部件都保持着特定的相对距离,它们都具有需要的尺寸和形状。特化关系决定了被各种构建过程生产的部件必须保持自创生的连续性。最后,顺序关系与过程的动态有关。例如,各种分子的适当配量是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频率生产出来的。关于这些关系的具体细节将在后面论述,然而我们清楚的是,“何处”、“什么”、“何时”细胞中发生了各种复杂的生产过程已经被这三种关系粗糙的说明了。

对于这类“自创生”必需要关系的描述似乎有那么一些目的论的意味。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Maturana和Varela非常强烈的反对这种解释。的确,如果这样的部件和关系发生了,那么它们就会使得电化学过程自己生产自己,并且在正确的频率下,生产正确的类型构造出一个自创生的系统。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必需的。因为这样简单的组合也许发生也许不发生,这就像植物生长也许依靠水、光和营养的正确组合,也许并不依靠一样。

为了使早期的这些抽象特征更具有可操作性,Varela在1974年的时候开发了一个自创生的细胞自动机模型,并提出了辨别自创生系统的六个关键点,它们是:

i) 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实体是否具有一个可区分的边界。如果可以区分出边界,则继续第2个步骤。如果没有,那么实体就是不可描述的,因此我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ii) 如果实体有组成的元素,也就是实体的部件,这些部件是可以描述的,那么就进入第3步,否则实体是一个不可分析的整体因此也不是一个自创生的系统。

iii) 判断实体是否为一个机械的系统,也就是系统的属性要能满足一定的关系,该关系决定了在实体中部件的交互和转换。如果这种情况满足,则跳到第4步,否则该实体不是一个自创生的系统。

iv) 判断实体边界的组成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近邻偏好相互作用”以及该实体所在的空间的属性来决定的。(译者注:这里的所谓近邻偏好相互作用preferential neighborhood interaction是指部件仅仅与它附近的局部元素发生相互作用而不是某种整体宏观的相互作用,就好比所有的人工生命模型一样,每个生命仅仅考虑它的局部环境而不失全局),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你没有得到一个自创生的实体,因为系统的边界不是由它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外界得到的。如果实体满足条件4,那么就跳到条件5

v) 判断实体的边界是否由实体内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或者通过产生的部件转换构成了边界,或者是那些进入组织边界的元素通过耦合转化构成的。如果这些情况都不是,那么这就不是一个自创生实体。如果满足跳到下一步

vi) 如果实体内的其他部件也是如第5步中的那样由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同时,虽然有些部件并不是由实体内部组件通过相互作用产生的,但是却参与了其他构成部件的必要而持久的生产过程,那么你就在部件存在的空间中得到了一个自创生的实体。如果不满足这些情况,也就是系统内的部件并不是像5那样由系统内部的其他部件生成的,那么你并没有得到一个自创生的实体。

前三个标准是非常普遍的,它强调用一个清晰的边界定义了一个可分辨的整体,并且这个实体可以被分解成若干部件,而且实体操作这些组件是一种机械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些过程都是由部件的属性和关系决定的。自创生思想的核心是最后的三条。这些标准描述了一个交互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动态网络(vi),它产生了边界(v),并且这个边界被组件之间的“近邻偏好相互作用”所维护。关键的一个概念就是部件的生产,而且生产的这些部件构成了边界。尤其是当我们把自创生理论扩展到非物理系统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将把这些评价标准应用到细胞身上。在这里我们将简要的描述自创生关系的实现,以及通过应用分子生物学中描述的细胞的构成,正如Alberts或Freifelder,Raven和Johnson等人介绍的。

细胞中的自创生过程说明

这一节将简单描述一个细胞中的化学物质自创生关系。Alberts等人曾经作过很好的有关分子生物学的介绍。

应用六个标准

Zeleny和Hufford曾经对一个典型的细胞从六个关键点进行了分析,两种细胞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一个是真核细胞,也就是细胞内有细胞核的,另一个是原核细胞,其中没有细胞核。

500px

1、细胞拥有可以确认的由离子形成的细胞膜边界,因此细胞是明确的实体。

2、细胞拥有明确的部件,例如线粒体、细胞核以及由众所周知的内置网形成的细胞膜网络。所以,细胞是可以被分析的。

3、所有的部件都拥有电化学属性,通用的物理规律决定了细胞内部部件之间的传输和相互作用。因此,细胞是一个机械的系统。

4、细胞的边界是由磷脂分子和特定的蛋白质合成的细胞膜构成。脂肪分子排列形成了双层结构,这种结构就可以形成选择性的渗透障碍,蛋白质在这种双层结构中也呈现膜状,调节形成了很多细胞膜的功能。一个脂肪分子有两个部分,一个具有极性的头是亲水的,和一个碳氢化合物的尾巴是厌水的。尾巴和头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双层结构。完整的蛋白质也有吸水和厌水的区域,因此边界部分就通过近邻偏好关系而形成了自我修复的机制。

500px

5、边界的脂肪和蛋白质部件是由细胞自己产生的。例如,大多数用于形成新的细胞膜的脂肪分子是由内置网形成的,而内置网是细胞的一个复杂的、膜状的部件。因此,边界部件是由系统自我产生的。

6、细胞中的所有其他部件(包括线粒体、细胞核、核糖酶素、内置网)都是被细胞以及在细胞内部产生的。一些化学成分(例如金属离子)不是被细胞产生的,而是通过细胞膜从外界输入进来的,但成为了细胞的操作部分,所以细胞的部件是自我生产的。

构造、特化和顺序的自创生关系

除了六个标准以外,自创生理论还定义了三种必要的关系类型,下面针对一个典型的细胞来说明这些关系。

1 构造关系

构造关系决定了细胞的三维形状和结构以便生产的其他关系可以被维护。这种关系是通过那些具备立体化学特性的分子并能够使得其他过程持续发生的分子来实现的。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细胞膜或者细胞边界的构建。在动物细胞中,细胞膜是围绕着线粒体的,就像是围绕着细胞自己,它维护了细胞内的物质并且通过扩散而调节反应的速率。各种各样的反应分子沿着细胞膜按照一种特定的顺序分布着,以便能量生产能够有序而高效的完成。在植物细胞中,除了离子构成的细胞膜以外,还有一个包含了纤维素的细胞壁。这种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物质长链包裹在一起而形成的钢硬的线,这就形成了植物的刚性。

第二个例子是蛋白质酶的活动位穴。这些活动位穴对于大部分反应来说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它们能改变特定的物质而使得化学反应更容易发生。一般的,活动位穴存在于酶分子的特定位置。在这些位置上,氨基酸又是通过“催化剂”或者“合作酶”的帮助利用它结构的配置来适应特定的物质。物质分子和活动位穴相互锁定,只有当它们不再适应的时候才会改变。

2 特化关系

在化学特性上,这些关系决定了细胞组件的唯一性。这种关系促使细胞组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了整个细胞的构建。在DNA和RNA以及组建产生的介于酶和酶催化的物质之间的蛋白质中有两种主要的结构对应。

蛋白质合成是很复杂的过程,因为每一种蛋白的形成都需要连接20种不同的氨基酸以形成特定的组合,总计大概需要300或更多的单元。这就需要RNA模板分子,就好像每个蛋白质的裁缝一样,它按照顺序包含了对每个氨基酸以及酶和t-RNA的特定空间。

正如已经论述的,酶对于细胞中的大多数反应都是必要的,另外,每一种特定的反应都需要特定的酶以及相应的物质。因此细胞需要上百种的酶,每一种都是由细胞自己生产的。

3 顺序关系

顺序关系涉及了细胞生产过程的动态。各种化学反应形成复杂的反馈闭环以保证各种产物的生产能够以正确的速率和顺序继续。例如,氧化反应的能量生产是在线粒体中被磷酸盐和ADP控制的。同时,化学反应消耗能量来生产ADP和磷酸盐,这样就可以使得整个过程自动化。并且,能量的高效利用就可以使得这些必要物质的生产更加高效。

其他可能的自创生系统

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是,自创生系统是否有其他的实例呢?例如,多细胞生命是不是也是自创生系统呢?Maturana关于这个问题的判断是模棱两可的,他怀疑类似动物和植物这样的生物是二级自创生系统。也就是它们的组件不是细胞中的那些分子而是细胞本身。另外,他也建议一些细胞系统并不是真正的自创生系统,而仅仅是群落。那么关于那些存在着闭圈的组织关系系统,但人们并不认为是生命的系统是否为自创生的呢?最后,非物理系统例如自创生自动机以及一群思想或者一个社会是否为自创生系统呢?

自创生理论在生物和化学中的应用

读者一定认为正如自创生理论所声名的,它应该在生物学领域起到关键作用。而事实上,生物学界接受这个观点却用了很多年的时间。在1979年的时候,我曾经给英国的著名生物学家Steven Rose教授写信寻问自创生理论的情况。他回信说虽然Maturana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生物学家,但是他不想对这个理论作出评价。生物学界有一个例外是Lynn Margulis,她提出了原核生命是由很多更简单的生命共生而形成的,这个理论本身也是备受争议的。

然而,随着生命的起源以及能够展现自创生特征的非生命化学系统这两个领域的增长,自创生理论在近年来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人们还就自创生理论与Prigogine的耗散结构论进行了比较。Varela还曾经研究过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可以被认为是组织闭合的但却不是自创生的系统。由于这个问题比较专业,我们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最小的细胞以及生命的起源

关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研究有两个方法主线。第一种方法是基于酶和基因的,它认为生命是用分子的特征以及基因的功能和结构来刻画的。第二种方法是认为生命是用细胞的新陈代谢特征来刻画的。然而,这两种方法都没有提供一个标准的生命模型能够解决所有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原生化学系统能够形成获得生命系统呢?我们如何认识非陆地生命系统呢?它们从结构上究竟与我们有什么区别?

Fleischaker提出自创生以及最小细胞的概念一起可以给第二种方法提供一个健全的理论框架。自创生理论的目标自然是给生命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可操作的定义,虽然Fleischaker争论说自创生系统的定义需要做一定修改。这种修改就是要把“生命”系统局限在物理的自创生系统而不是非物理的可能的生命系统。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第3.3.2节讨论。

当我们把自创生理论作为生命的定义的时候,下一个步骤就是考虑如何构造一个基本的自创生的系统。注意,自创生理论既提供了所有的东西也等于什么都没说。一个自我构建的系统要么存在产生了它自己要么根本就不存在。根本没有两种之间的情况。这就导致了给定了地球原始的条件是否能够涌现出理论上的最小细胞出来。实际上,Fleischaker考虑了三种不同的最小细胞的特征:最小的细胞应该能够代表我们熟悉的生命形式;最小细胞应该能够抓住地球生命同样也是非地球生命的特征。

关于最后一点,没有什么是超过应用于物理空间自创生系统的六点特征的,如果过于具体则会添加不必要的约束。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针对现代的细胞详细论述。这样的细胞可以看作是“拥有DNA环状结构、ATP驱动的、具备能量转换功能、由蛋白质细胞膜的包裹的以酶为介质的细胞质溶液集体”。这种概化的说明显然可以涵盖原核生物(如细菌)和真核生物(如海藻、真菌、动物、植物细胞)甚至它们可能存在显著不同。

500px

最小的细胞途径包含了生命的起源。第一个细胞依赖于一个非常基本的没有后期类似酶机制的细胞。Fleischaker建议必须能够实现一些操作: 1、细胞必须能够展示出一个具有边界的结构的形成和维护。这种结构应该能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并且还能够有选择的输入和输出分子和金属离子。现代细胞研究中发现的磷质双层结构促成了一个封闭球的形成并且避免了与水的接触。磷质双层结构在某方面说也是可渗透的并且可以在没有复杂酶相互作用的条件下进行,例如,它可以渗透钠原子以及质子。 2、细胞还必须拥有某种保持活动能量转换结构来维持自身避免化学的均衡。一个最早的形式就是被光驱动的光合系统。色素分子将会作为质子泵潜入到细胞膜中去并引起细胞内新材质的集中。 3、细胞必须使用、转换它自己的材料来构建它需要的组件及边界。这个过程的一个可能开始是二氧化碳的输入以及碳和氧在光的作用下的转换。

最重要的不是形成这些基本操作的特定机制,而是所有的这些操作都需要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自我生产的网络整体。

化学自创生

除了理论上的最小细胞构建以外,如何根据自创生理论以及生命的标准来判断或者构建一个化学系统也是很有趣的。这里我们举三个例子:自催化过程,渗透性生长以及自复制胶体。

1. 自催化反应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促进化学反应发生或者加速化学反应的分子物质,但并不被化学反应本身所改变。细胞的复杂构建(正如人们设想的生命起源的时候就存在的细胞)需要很多的催化剂,这恰恰是酶的一个重要功能。一个自创生的过程就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副产品所创造的特定催化剂的生产过程。因此整个过程就是自催化的。一个实例是RNA分子的自构建过程,在特定的环境下,RNA可以形成像酶一样能够与其他RNA分子反应的复杂表面。考夫曼曾经专门在复杂性理论中探讨过这些问题。

虽然这个过程可以用一种自指的相互作用来表达,但是整个系统并不是自创生的,因为它并没有生产它自己的边界,因此也就不是一个能够构建自身的主动的整体。复杂的,相互依赖的化学反应过程虽然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但是它们并不是自创生的除非他们能够形成自我约束的边界,从而实现自创生组织。

2. 渗透性生长

Zeleny和Hufford建议曾经被Leduc研究的渗透性增长看作是自创生的。这种生长是由无机盐的扩展和沉淀形成的一个可渗透的边界。氯化钙与饱和的钠磷酸盐反应可以说明这个过程。钙和磷酸盐的交互形成了磷化钙沉淀的细边界层。这个层会将磷和钙分离,水会通过渗透穿过边界。提高的内部压力会打破沉淀的磷化钙。这种穿透会进一步促进内部的钙和外部的磷接触,因此形成进一步的沉淀。因此,这个沉淀层就会进一步增长。

500px

Zeleny和Hufford声明这个系统满足自创生的六个标准:

1. 首先,渗透边界形成了渗透性生长是一个可区分的实体;

2. 其次,它可以被分解为更小的部件例如磷化钙边界以及氯化钙;

3. 整个过程服从物理规则;

4. 由于近邻偏好的关系,部件磷化钙聚集形成了边界;

5. 边界是由内部和外部部件在膜的边界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6. 组件(氯化钙)虽然不是被细胞产生但是其他部件(沉淀物)生产的永久组成物。

这种假设的确会引起一些问题,正如Leduc的系统明显是无机的并且不能被称为活的。如果我们接受该系统符合现在的自创生系统的标准,那么我们也就会不得不扩展我们对生命的理解。事实上,渗透性生长过程是否满足那六条标准是值得争议的。前三条是当然满足的,但是第四条并不满足,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网络在不断生产。

对于第四条,由沉淀形成的边界并不像细胞膜。它是一个静态的被动的边界,更像是石头墙而不是细胞膜。它并没有形成“近邻偏好的相互作用”;事实上,这种边界一旦形成,它就根本没有相互作用了。第五条:边界组件是由内部生产过程持续不断地生成这点也不满足,而是由边界的破裂以及破裂处的进一步沉淀形成的。最后,氯化物也不是系统自己生成的而是一开始就存在的一个单一部件。

自复制胶化物

另外一个现象是Bachmann及其同志们研究的。一个胶化物就是一个有机化学物的小液滴,如酒精滴在水中,并且被表面活性剂包围。反胶化物是水滴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胶化物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不断产生更多的表面活性物。最后,这就会导致胶化物的分离并形成一个新的胶化物。整个过程是自复制的。普通胶化物和反胶化物以及在酶催化作用下的化学反应已经被实验证实。

500px

在反胶化物实验中,水滴包含了溶解的氢氧化铝,表面活化剂是辛酸钠以及1-辛醇(也是一种溶液)。另外还有异辛烷溶液。主要的化学反应是边界组件不断的产生边界组件自己。当锂作催化剂的时候Octyl octanoate是可水解的。由于氢氧化铝在有机溶液中是不可溶解的,因此它会包在水的胶化物之中,大量的胶化物会生成,虽然它的尺寸会慢慢减小。

这些系统被称为是自创生的是值得怀疑的。首先,原始材料(水和铝的混合物或者酶催化剂)不是在系统内部产生的。这就限制了复制的发生次数,系统最终会停止下来。甚至如果这些材料可以被持续添加,系统仍然不是自生产的。第二,单层次表面活性剂不能被原始材料输送到胶体中。所以,一种如真实细胞膜的双层次边界就是必需的了。进一步,研究者们更加关注的是胶化物的自我复制,并认为这就是自创生的。然而,自复制是自创生的第二阶段。无论如何,这种现象说明这不是自创生的过程。







本中文词条由张江Sixinchen参与编译和审校,糖糖编辑,如有问题,欢迎在讨论页面留言。


本词条内容源自wikipedia及公开资料,遵守 CC3.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