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36行: 第36行:       −
约翰·冯·诺伊曼 John von Neumann,原名诺依曼·亚诺什·拉约什(匈牙利语:Neumann János Lajos),出生于匈牙利的美国籍犹太人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物理学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冯·诺依曼是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博弈论之父'''。
+
约翰·冯·诺伊曼 John von Neumann,原名诺依曼·亚诺什·拉约什(匈牙利语:Neumann János Lajos),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银行家家庭,逝于1957年2月8日,享年54岁。美国籍犹太人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物理学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
 +
冯·诺依曼是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ref> 庞德斯通.囚徒的困境: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P.15 P.17 P.20</ref>,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ref>  诺曼·麦克雷范秀华朱朝晖.《天才的拓荒者——冯·诺依曼传》: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12</ref>
   −
冯·诺依曼先后执教于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1930年前往美国,后入美国籍。历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入选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早期以算子理论、共振论、量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闻名,开创了冯·诺依曼代数。冯·诺依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曼哈顿计划,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作出了贡献。
+
他先后执教于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1930年前往美国,后入美国籍。历任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会员。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早期以算子理论、共振论、量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闻名,开创了冯·诺依曼代数。1940年后,转向应用数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作出了计算方面的贡献。之后,他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设计提出过建议。1945年3月,在共同讨论基础上起草全新的101页报告“'''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提出采用存储程序以及二进制编码等确定的计算机结构,对后来计算机的设计有决定性的影响,至今仍为电子计算机设计者所遵循,推进人类文明迈入电子计算机科学时代。
   −
冯·诺依曼1944年与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是博弈论学科的奠基性著作。晚年,冯·诺依曼转向研究自动机理论,著有对人脑和计算机系统进行精确分析的著作《计算机与人脑》(1958年),为研制电子数字计算机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案。其余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1926)、《经典力学的算子方法》、《连续几何》(1960)等。
+
1944年与摩根斯特恩 Oskar Morgenstern 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是博弈论学科的奠基性著作。1946年,冯·诺依曼开始研究程序编制问题,他是现代数值分析——计算数学的缔造者之一。他首先研究线性代数和算术的数值计算,后来着重研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离散化以及稳定问题,并给出误差的估计。他协助发展了一些算法,特别是蒙特卡罗方法。40年代末,他晚年开始研究自动机理论,研究一般逻辑理论以及自复制系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深入比较天然自动机与人工自动机。他逝世后其未完成的手稿在1958年以《计算机与人脑》为名出版,是对人脑和计算机系统进行精确分析的著作。
 +
冯·诺伊曼的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1926)、《计算机与人脑》(1958)、《经典力学的算子方法》、《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944)、《连续几何》(1960)等。主要著作收集在《冯·诺伊曼全集》(6卷,1961)中。他有亮点精髓贡献:二进制思想与程序内存思想,所以后人称其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
    
== 研究成果 ==
 
== 研究成果 ==
1,526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