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仲雄
人物简介
贺仲雄,男,1937年4月9日生,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生前为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所教授,1982年被国家科委访贤选中后从事决策科学研究,是著名的国家级软科学决策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软科学决策、人工智能领域有很大的成就,也是中国模糊数学的早期创导人之一,先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奖;曾发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七部。
研究领域
软科学决策、人工智能、物理学、离散数学、模糊数学
个人履历
- 1980年,进入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任教
- 1976-1980年,北京工业大学五系任教
- 1972-1976年,任职于北京重型电机厂工人大学
- 1969-1972年,任职于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
- 1960-1969,任职于北京机械学院
-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系
- 1956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主要贡献
学术贡献
贺仲雄具有一套独特的科学研究理念,他擅长将前沿学术理论引入到一些传统的领域之中,展开跨学科的研究。贺仲雄涉足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模糊数学、软科学决策、复杂系统、可拓学等多个领域。
模糊数学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
作为模糊数学在中国的奠基人之一,贺仲雄同涂序彦、吴丛炘、汪培庄等,都是当时全国模糊数学界最知名的专家之一,是开创中国的模糊数学的元老。他经常受到全国各个学术团体的邀请,宣讲模糊数学及其应用。1981年夏季,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国际模糊数学大会,贺仲雄出任组委会的常务理事
提出FHW方法(模糊灰色物元空间决策系统)
80年代,贺仲雄教授首次将模糊数学、灰色数学、物元分析综合集成起来创建了FHW(模糊灰色物元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帮政府解决了长江三峡的决策支持问题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经国家科委鉴定,FHW超过美国兰德公司之Delphi方法,国内引起轰动,多家主流报纸相继连载报道其科研事迹。
FGR、WAS、IAD
围绕决策科学理论,贺仲雄提出了FGR系统(模糊灰色关联)、WAS(权重分析系统)、IAD(情报分析系统)等综合系统,对于重大问题的决策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统一集理论
该理论从数学形式上统一了模糊集合、可拓集合、集对分析、Vague集合等非经典集合论,可谓是集大成之作,该理论可应用到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模式识别、聚类分析、逻辑推理、机器学习、智能决策等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交叉学科研究于推广
除模糊数学以外,他对集对分析、可拓学、界壳论、灰色系统等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于推广。1995年起,贺仲雄把集对分析联系数学用于决策科学研究,多次参加全国集对分析学术研讨会,在集对分析SPA1996吉林会议上发起成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集对分析联系数学专业筹备会并出任副主任委员,为集对分析理论早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国家科技预测中的Fuzzy决策》、《国家科技成果评判方法与程序》,部级课题《测定铁路科技进步的FGR方法研究》
主要学术著作
- 模糊数学及其应用,国内第一本模糊数学专著
- 模糊数学及其派生决策方法,获部级优秀教材奖
学术论文
- 决策科学——模糊数学与专家决策系统,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5
- 模糊、灰色物元空间决策系统,科学学研究,1986
- 预测、决策的新方法——模糊、灰色、物元空间决策系统,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6
- FHW专家决策系统计算机实现与专家选择,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7
- FHW决策方法和案例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7
- 测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FGR系统,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1
- 测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模糊、灰色关联方法软件模型,科学通报,1991
- N个局中人的信息协商决策(支持)系统(IBD_n),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4
- 软科学决策支持系统(SSDSS),管理科学学报,1994
教育贡献
贺仲雄老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创立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首先,他擅长发现隐藏于民间的人才,并培养他们成长;其次,他的教育方法可以说是不拘一格,他会因材施教,给不同的人辅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另外,他可以和学生打成一片,为贫困的学生慷慨解囊,甚至为学生找到终身伴侣,安排工作。总之,贺仲雄在这套独特的教育方式下,培养出了一批批的优秀人才。现如今,这些人都已经走到了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上,渗透到了各个角落。很多学生在贺仲雄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摆脱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完成了鲤鱼跳龙门。关于贺仲雄教育理念的更多介绍,请看他和老伴闵珊华合作的长文《贺仲雄:漫谈科研与成才》
下面列举一些贺仲雄培养的主要学生,及其他们的简介
石勇
石勇,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学科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石勇1999-2003 任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信息科学和技术学院查尔斯-玛格丽德姆信息技术杰出讲座教授、系主任和数据挖掘实验室主任。1996-1998年任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信息科学和技术学院副教授, 1991-1996任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他于1982年获得中国西南石油学院数学学士学位,1983年就读于中美两国政府合办的中国科技管理培训中心(大连理工大学)MBA,1991年获得美国堪萨斯大学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系统博士学位。
应明生
赵卫国
张跃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出生于湖南郴州。1978年2月-1982年2月,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2月-1987年9月,为武汉科技大学助教。1987年9月-1993年10月,为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10月-1995年10月,为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后、副教授。1995年10月至今,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1995年)、博士生导师(1998年)。2000年10月-2000年12月,由Anthony Mason Fellowship资助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研究,2001年1月-2002年2月由JSPS资助在日本东北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大阪大学、京都大学合作研究和学术访问,2002年10月-2003年4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技术中心访问教授。
曹义浩
贺老师87级研究生,现在航天二院长峰集团
黄志国
北京理工大学96级
俞志晨
俞志晨,北京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十年AI研究和从业经验,2007年负责机器翻译引擎研发,2010年创业研发新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引擎。其客户端产品“虫洞语音助手”累计用户近4000万;2014年11月推出国内首家个性化智能机器人平台——图灵机器人,已为130000+开发者提供智能问答引擎服务,响应用户请求达1300亿次以上,是中文语境下智能度最高的机器人
张江
张江,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集智俱乐部、集智学园和集智科学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张江于1996年进入北京交通大学学习,1997年开始跟随贺仲雄老师学习软科学方法和学术论文写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到2000年大学本科毕业的时候,已经有9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刊物以及学术会议上,其中“人的物元模型及其应用”一文将物元模型进行了扩展,用于描述人,受到了贺仲雄的好评。到2001年,张江开始在贺仲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统一集理论的研究,并于2002年在《中国工程科学》上发表论文《统一集论与人工智能》一文。2006年,张江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拿到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博士学位,并进一步到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跟随郭雷院士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博士后出站后,张江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系统科学系任教。2012年,张江晋升为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副教授。2017年晋升为系统科学学院教授。2003年开始,张江创立了集智俱乐部网站;2008年开始组织一系列公开讲座和读书会的线下活动。2014年,集智俱乐部已经成为北京知名的跨学科研讨俱乐部,全国知名读书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