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个人使用说明书”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集智百科 - 复杂系统|人工智能|复杂科学|复杂网络|自组织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6行: 第6行:
 
* 姓名:王婷
 
* 姓名:王婷
 
* 公司:集智俱乐部
 
* 公司:集智俱乐部
* 职位:集智社区秘书长,集智百科负责人,张江教授实验室科研助理
+
* 职位:集智俱乐部负责人
 
* 运营国内最活跃复杂科学社区,举办学术相关活动近百场,对复杂科学、因果推断、区块链技术、DAO等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希望能够促进国内跨学科的交流,服务科研工作者提升科研效率。<br />
 
* 运营国内最活跃复杂科学社区,举办学术相关活动近百场,对复杂科学、因果推断、区块链技术、DAO等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希望能够促进国内跨学科的交流,服务科研工作者提升科研效率。<br />
 
以下是我的个人说明书记录原型,我会在这个基础上不断进行迭代:
 
以下是我的个人说明书记录原型,我会在这个基础上不断进行迭代:

2024年4月20日 (六) 12:57的最新版本

思无涯
思无涯


王婷是谁?

  • 姓名:王婷
  • 公司:集智俱乐部
  • 职位:集智俱乐部负责人
  • 运营国内最活跃复杂科学社区,举办学术相关活动近百场,对复杂科学、因果推断、区块链技术、DAO等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希望能够促进国内跨学科的交流,服务科研工作者提升科研效率。

以下是我的个人说明书记录原型,我会在这个基础上不断进行迭代:

我如何看待”工作“?

工作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途径,通过在工作中找到反馈和激励,与不同的人和事物联系,来确定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也是自我探索的一种方式。

我希望做什么?

我希望可以更好的构建去中心化的科学社区,通过复杂科学的理念去推动国内的科研发展和科学创新。

我能提供什么?

  • 社区运营经验:运营有上千科研工作者的跨科学交流社区,打造了集智社区的读书会品牌产品,知道如何用复杂科学的方法实来运营社区。
  • 学术社区链接:与数百位不同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有过交流和讨论,连接数千位的不同方向的科研工作者,如果有一些想法和需求,可以快速找到不同领域的小伙伴进行对接交流。
  • 去中心化众包:组织运营集智百科,以复杂科学为垂直领域,组织社区成员众包生产与复杂科学相关的学术词条,为国内外想要研究了解复杂科学的朋友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学术百科。
  • 活动组织和策划:组织策划过近百场不同规模大小,不同需求的学术交流讨论活动,能很好的服务不同的业务和科研需求,促进合作落地。
  • 产学研结合落地:多次推动学者科研和具体企业业务合作,能作为翻译者和连接者很好地对接相关需求。
  • 复杂科学思维与研究:长期对复杂科学的思维和研究很感兴趣,在复杂科学相关的信息下学习浸染,与相关的学者有过深度交流,并且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实践应用。
  • 集智俱乐部的发展故事:熟悉集智俱乐部从0到1的发展历史,并且参与其中,有很多不同的视角带你了解一个社区发展的历程和故事。

我希望获得什么?

我喜欢与不同方向、不同专业、不同职业、不同价值观的朋友进行互动和交流,我始终对人充满好奇,因为我想,通过他人,我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所以你如果有一些疑问、想法、好奇,欢迎随时联系我与我交流。

当然,我也会有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

  • 如果你对复杂科学、组织管理、去中心化的组织运营、开源社区、开放科学、区块链和DAO等熟悉了解,也欢迎分享给我。
  • 如果你擅长编程,喜欢数字化艺术、喜欢代码分析、喜欢理性思考,也欢迎教我探索一些好玩的事情。
  • 如果你喜欢美食,喜欢徒步、喜欢旅游、喜欢户外运动、探索新的生活方式,欢迎拉上我一起玩。
  • 更多你觉得我会感兴趣的东西.......


为什么想来编辑集智百科?

曾经在2018年的时候,我曾经问张老师,他当前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他说:我其实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可以有时间把集智百科做起来,我觉得百科真的是人类最伟大的协作,很多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是百科不会,这是一个万古长期的事业。

我其实当时不是很理解这种心情,当时的我也没有很明白百科的真正意义所在,我甚至一度觉得这没有什么意义,这些内容wikipedia上面不是已经有了吗,我们有必要自己做一个吗?看上去好像一点都不酷的样子。但是这是张老师最希望做的事情,我在当时还是非常无知者无畏的态度,把这个事情接了下来。但事实上,如果你不是真的发自真心的想做这件事情,以及认识到这件事情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你是很难做成的。

所以很快的,我遇到各种的阻力和问题,存在的问题是我对内容的生产和规划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包括生产哪些内容,我其实并没有清晰的概念;人员难以聚集,组织,难以给大家意义感和成就感,因为我自己都没有理解好百科的意义,又怎么可能好好安利给别人呢?所以在面对很多阻力的情况下,我很快就打了退堂鼓,这个项目,也被我停滞了很久。

直到今年,我毕业之后来到集智俱乐部,我真的还是沉下心去看这些内容的时候,我才开始意识到,张老师当时所说的“这是一项万古长青的事业”的真正意义。

  • 自身的提升。当我真正沉下心来去编辑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不仅仅是获得了翻译、阅读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学科更加了解,更内容更加了解,也增加了对世界的好奇。
  • 词条编辑好的成就感。当一个词条真的被编辑下来,然后看到阅读量增长的很快,感觉到这个词条真的帮助了别人理解知识,节约了很多人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 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当我真正沉下心来去看这些内容的时候,才发现,在中国甚至是世界的网站上,都没有一个网站真正的去做到了对复杂性科学知识的梳理,复杂性科学都只是作为其中的某一个分支,大部分内容也是不全面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梳理和索引。霍金说过复杂性科学是21世纪的科学,我们应该想办法给大家提供专业的资料和学习途径,而这些概念知识点本身就是最基础的。所以我们做这样一个百科,可以说是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试问一下,当你想入门一个领域的时候,你难道不想要这个领域包含哪些信息,领域的边界在哪里,领域的地图在哪里吗?


其次,很多人会觉得照搬wikipedia的内容,只是翻译和整理的工作没有意义,我刚开始也有这样的疑惑。但是我真的沉下心去尝试了几个词条之后,才发现,这里面有非常多的意义,首先,我们大部分人确实不具备轻松阅读英文网页的能力,一个翻译就可以为很多人减少认知的冗余。 中文维基百科上的内容其实非常的不全面,而且对复杂性科学的介绍也是非常少的,没有人专门的去梳理这个领域的知识并且整理出来。其实我们在整理和翻译的过程中,有加入我们对内容的思考,会去筛选哪些信息是冗余的,哪些信息是可以优化的,哪些信息是需要增加的,因为一个词条,你会对他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会让你想让这个词条尽可能完美,尽可能去帮助到更多的人。虽然我们知道,一个词条不可能是完美的,他总是会被不会颠覆,不断更新,但是我们总是希望能不断在当下趋近完美。

当然这些都是我认为最吸引我,最有成就感的点,每个人获得成就感的点不一样,但希望总有一种可以点燃你的心。

之前佩佩和一一曾经说过一段话,我把她们组合起来,觉得非常适合我们作为集智百科内容的生产者的心声:知识从我而来,问题到我而止。

我与集智的故事?

我第一次接触到集智俱乐部,是在2016年的北京师范大学夏令营。现在回想居然已经是4年前了。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北师大的老师都会依次给我们介绍系统科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和他们所做的研究,这一系列的视频在集智学园的官网上也能看到。我当时是统计学专业,对这些老师提到的很多高深的知识和概念,能理解的比较少。但是张老师因为分享的内容更科普一些,跟我所学的内容也更相关,所以张老师在分享的时候,我是听的比较认真的(可以也是因为张老师比较帅)。他当时还介绍了集智俱乐部和他们众包生产的新书《走近2050》,我当时立马就关注了这个俱乐部。但是真正打动我的,是张老师在分享的最后说的一句话:集智俱乐部是我的兴趣所在,也是我一生追求的事业,所以,即使我不当北师大教授,即使我什么都没有了,但是集智俱乐部会一直在。这样的一段话,在我的心理埋下了一颗种子,说真的,我是非常羡慕,又很钦佩,原来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人,在做这样的事情,有这样的理想在追求。因为我不是这样的人,所以这种方式对我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后来,在我结束了自己的夏令营之旅后,意外的看到了集智俱乐部招募志愿者,我非常欣喜,因为感觉这个机会非常难得,为了提高自己被入选的概率,除了给出自己的简历之外,我还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意愿。(虽然现在倩姐还会经常吐槽,我这封信所言不实),但是也确实因为这封信,我后来在11月份真的来到了北京,开启了在集智俱乐部的生活之旅。其实那个时候,集智俱乐部和集智学园也才刚刚注册,我应该算是第3号员工吧,一直到现在,我好像参与了集智俱乐部从0到1,再从1到10的成长过程。总之,在北京的生活每天都是新奇的,也不断的刷新我的认知,我才发现,自己原来生活的多么闭塞,原来这个世界真的有这么多有趣而又有梦的人在努力生活。从2016年到2017年年末,我在集智俱乐部的收获真的是非常多,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全新的认知,和全新的世界观。其实可以更多的,但是原因在我,我并没有好好把握这些机会,把提升做到最大化吧,在17年的时候,我还专门写了一个分享,挂在了集智学园关于我们上。

在2017年9月份到2019年,我一直在上海财经大学读应用统计的硕士,这期间也一直和集智俱乐部保持着联系,甚至是远程实习,总之是参与了见证这集智所走的每一步,也见证着他越来越好,越走越稳。我相信,发挥社区的力量,集智俱乐部一定可以突破重围,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跑偏”的人可以找到组织,找到归属感。

05.20

自我感觉百科的运营,我已经遇到了很大的瓶颈,所以我需要重新去梳理清楚思路,再次发起。这一次,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如何最低成本的降低用户参与的成本,其次就是给予参与者最大程度的获得感,不仅仅是物质,也包括精神世界。

目前主要是想梳理好以下三个问题,这也是一个新用户最常会出现的问题:

  • 集智百科是什么?
  • 我如何参与集智百科?
  • 我能获得什么?

不知道大家在参与百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到底可以获得什么呢?

 -- Ricky:我希望,集智百科是能帮助所有复杂性科学门外汉入门的地方,每一篇文章都能起码地回答“XXX是什么?”这个问题,并且提供一些进一步探索地资源。这一点维基百科地精品词条和集智百科地精品词条都做到了。不过,最精品的还是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不过这个百科投入极大,不适合集智的路线。我现在参与百科基本上就是翻译维基百科的内容,我的获得其实就是成就感,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工作经过整理后发布在公众号,或者作为其他产品的补充内容时,心里感到愉悦。目前的做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操作比较节省时间精力(以前要自己去维基百科找版于内容,一字一句翻译)。我认为目前集智百科迫在眉睫的问题是,部分词条对门外汉不友好,不够有条理。当然,这是从维基百科继承过来的,有些维基的词条就是这样。所以,后续可以加入一个“改进”环节,把翻译编辑好的词条改进一下,使之更加友好,有条理。当然,集智百科最大的问题,是要跳出“搬运”的思路。单纯的翻译维基百科是无法做到超越的,必须有一些自己的东西,那集智百科的存在价值就进一步提高了,这也是我认为需要加入“改进”这一环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