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超

来自集智百科 - 复杂系统|人工智能|复杂科学|复杂网络|自组织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姓名 汤超
出生地 南昌
领域 物理学 , 生物学
工作机构 北京大学
毕业院校 中国科技大学
芝加哥大学
博士导师 利奥·卡达诺夫
著名领域 自组织临界性

汤超,祖籍 江西 弋阳 ,出生于 南昌 ,中国物理学家。 北京大学 讲席教授、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执行院长。


生平

汤超祖籍 江西 弋阳 ,出生于 南昌 。1977年考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此前在 南昌洪都中学 就读[1]。1981年通过 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 赴美国 芝加哥大学 留学,1986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 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 和 凱維里理論物理研究所 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年前往NEC普林斯顿研究所工作。1997年入选 美国物理学会 会士(Fellow)。2005年加盟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任终身正教授。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与北京大学合作,2001年帮助创立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现为定量生物学中心)并任主任,2002年获中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2003年被聘为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2011年入选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千人计划),全职到北京大学工作。[2][3]


学术工作

汤超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非线性科学、系统生物学等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工作。近年来着力用物理学思想及方法研究生物问题,探索生命系统中的定量规律和设计原理。发表文章百余篇,被引用二万多次[4]

  • 1987年提出 自组织临界性 的概念及理论,在非平衡统计物理与 复杂系统 方面开创了一个新领域;[5][6]
  • 1996年将统计物理思想引入蛋白质折叠理论,提出可设计性原理;[7][8]
  • 2004年将非线性科学的理论应用到生物调控网络的研究,提出了生物系统稳定性的理论解释。
  • 2006年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研究生物网络功能模块,发现生物功能对网络拓扑结构存在强限制;[9]
  • 2009年用理论与计算的方法研究生化适应性网络,找出了其中具有普适性的设计原理;[10][11]
  • 2013年与 邓宏魁 合作提出干细胞重编程的“跷跷板模型”;[12][13]
  • 2013年与 张奇伟 创刊《定量生物学》,任共同主编。[14]


参考文献

  1. "我系77级校友汤超的创新性"跷跷板模型"荣登《Cell》封面文章". 中国科大手机报. Retrieved 2016-10-13.
  2. "汤超:定量生物学路上的自由探索者" (PDF). 科学中国人.
  3. "用物理来发现新的世界". 神州学人.
  4. "汤超-谷歌学者引用". 谷歌学者.
  5. Bak, P.,Tang, C. and Wiesenfeld, K. (1987).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an explanation of 1/f nois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59 (4): 381–384.{{cite journal}}: CS1 maint: multiple names: authors list (link)
  6. Bak, P.,Tang, C. and Wiesenfeld, K. (1988).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Physical Review A. 38 (1): 364–374.{{cite journal}}: CS1 maint: multiple names: authors list (link)
  7. Li, H., Helling, R., Tang, C. and Wingreen, N. (1996). "Emergence of Preferred Structures in a Simple Model of Protein Folding". Science. 273 (5275): 666–669.{{cite journal}}: CS1 maint: multiple names: authors list (link)
  8. Li, H., Tang, C. and Wingreen, N. (1998). "Are protein folds atypical?".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5 (9): 4987–4990.{{cite journal}}: CS1 maint: multiple names: authors list (link)
  9. Ma, W., Lai, L. ,Ouyang, Q. and Tang, C. (2006). "Robustness and modular design of the Drosophila segment polarity network". 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 2: 70.{{cite journal}}: CS1 maint: multiple names: authors list (link)
  10. Ma, W. ,Trusina, A. ,El-Samad, H. Lim, W and Tang, C. (2009). "Defining Network Topologies that Can Achieve Biochemical Adaptation". Cell. 138 (4): 760–773.{{cite journal}}: CS1 maint: multiple names: authors list (link)
  11. 北大汤超教授课题组对生物适应性规律的研究发表在《Cell》杂志上
  12. "Induction of Pluripotency in Mouse Somatic Cells with Lineage Specifiers". Cell. 153 (5): 963–975. 2013.
  13. 邓宏魁与汤超研究组在《细胞》(Cell)发表封面论文报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创新方法和理论
  14. 《定量生物学》杂志


外部链接


编者推荐

知乎文章


论文一览



本条目由 不是海绵宝宝薄荷 编辑,如有问题,欢迎在讨论页面进行讨论。


本词条内容源自wikipedia及公开资料,遵守 CC3.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