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冯·贝塔郎菲 Ludwig von Bertalanffy
基本信息
类别 | 信息 |
---|---|
姓名: | Ludwig von Bertalanffy(路德维希·冯·贝塔郎菲) |
国籍: | 美籍奥地利人 |
生卒年: | 1901年9月19日-1972年6月12日 |
母校: | 维也纳大学(University of Vienna) |
成就: | 1972年诺贝尔奖候选人 |
研究方向: | 一般系统理论(general systems theory GST),生物学(Biology) |
介绍链接 | http://www.isss.org/lumLVB.htm |
主要研究贡献
个体生长模型 Individual growth model
贝塔郎菲在1934年发表的个体生长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模型中。
在他最简单的版本中,增长方程被表述为长度岁时间的微分方程,长度为 (L) ,时间变化是 (t):
[math]\displaystyle{ L'(t) = r_B \left( L_\infty - L(t) \right) }[/math]
[math]\displaystyle{ r_B }[/math]在方程中代表的是贝塔郎菲生长率, [math]\displaystyle{ L_\infty }[/math] 代表个体的最终长度。这个模型最早是由August Friedrich Robert Pūtter (1879-1929)提出来的,
贝塔朗菲方程 Bertalanffy equation
贝塔朗菲方程式是描述生物有机体生长的方程式。 这个等式是由贝塔朗菲在1969年提出的。 [1]
[math]\displaystyle{ \frac{dW}{dt}= \eta S- k V }[/math]
这里的W代表生物体的重量,t代表时间,S代表生物体的表面积,V代表生物体的物理体积。
系数[math]\displaystyle{ \eta }[/math] 和 [math]\displaystyle{ k }[/math] 分别代表“合成代谢系数”和“分解代谢系数”
所以上述方程的解是:
[math]\displaystyle{ W(t)=\Big(\eta\,c_1 -c_2\,e^{-\tfrac{k}{3}t}\Big)^3\,, }[/math]
其中 [math]\displaystyle{ c_1 }[/math] 和 [math]\displaystyle{ c_2 }[/math] 都是常数。
贝塔朗菲在其工作中没有解释参数[math]\displaystyle{ \eta }[/math] 合成代谢系数和参数 [math]\displaystyle{ k }[/math] 分解代谢系数的含义, 引起了生物学家的批评. 但是贝塔朗菲方程可以看作是更一般的生物生长方程Tetearing方程的特例,[2] Tetearing方程决定了系数 [math]\displaystyle{ \eta }[/math] 和 [math]\displaystyle{ k }[/math]的物理含义.
贝塔朗菲方程 Bertalanffy module
为了纪念贝塔朗菲,生物系统工程科学家霍华德 · 托马斯 · 奥德姆 Howard T. Odum将贝塔朗菲的通用系统语言的存储符号命名为贝塔朗菲模块。[3]
一般系统理论 General system theory
这位生物学家在系统理论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他提出了一般系统理论(general system theory),该理论定义了一个广义的系统,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强调整体论而非还原论,有机体而非机制。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是组成整体的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文章及著作
发表文章
- 1953, "Die Evolution der Organismen"(有机体的进化), in Schöpfungsglaube und Evolutionstheorie, Stuttgart: Alfred Kröner Verlag, pp 53–66
- 1953, Biophysik des Fliessgleichgewichts《生物物理学》, Braunschweig: Vieweg. 2nd rev. ed. by W. Beier and R. Laue, East Berlin: Akademischer Verlag, 1977
- 1955, "An Essay on the Relativity of Categories.(类别相对论随笔)" 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 22, No. 4, pp. 243–263.
贝塔朗菲第一篇关于一般系统理论的文章:
- 1945, "Zu einer allgemeinen Systemlehre", Blätter für deutsche Philosophie, 3/4. (Extract in: Biologia Generalis, 19 (1949), 139-164).
- 1950, "An Outline of General System Theory",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1, p. 114-129.
- 1951, "General system theory - A new approach to unity of science" (Symposium), Human Biology, Dec. 1951, Vol. 23, p. 303-361.
- 关于贝塔朗菲的一篇综述文章:Ludwig von Bertalanffy's early system approach(路德维希·冯·贝塔郎非的早期系统方法)
贝塔兰菲在有机生物学领域发表的大部分论文都是用德语写的,因此并不广为人知。但为了理解他提出的“一般系统论”,阅读他早期著作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本文从两个层面——包括科学概念层面和哲学思考层面说明他的“生命系统论”。
出版书籍
- 1928, Kritische Theorie der Formbildung, Borntraeger. In English: Modern Theories of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Biology(现代发展理论:理论生物学概论),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Harper, 1933
- 1949, Das biologische Weltbild, Bern: Europäische Rundschau. In English: Problems of Life: An Evaluation of Modern Biological and Scientific Thought(生命问题:对现代生物和科学思想的评价), New York: Harper, 1952.:贝塔朗菲是现代理论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本书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闪现出哲学光辉和文学表现色彩。本书总结了20世纪上半叶生物学实验成果和思想成果,提出了超越机械论与活力论生命观的第三种生命观--机体论生命观的基本原理:整体原理、动态原理、自主原理。该理论认为有机体是一个独特的组织系统,遵循系统规律,具有调整和适应能力。贝塔朗菲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适用于各学科领域、富有新世界观意义的“一般系统论”。
- 1968, 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通用系统理论:基础,开发及应用),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revised edition 1976: ISBN|0-8076-0453-4
- 1968, The Organismic Psychology and Systems Theory, Heinz Werner lectures, Worcester: Clark University Press.
- 1975, Perspectives on General Systems Theory. Scientific-Philosophical Studies(一般系统理论观点), E. Taschdjian (eds.),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ISBN|0-8076-0797-5
- 贝塔朗菲传记:隐匿中的奇才: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传
该书由马克·戴维森编写,陈蓉霞译,1999年东方出版中心出版,记述了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之一贝塔朗菲的一生,其中部分内容来源于贝塔朗菲的妻子玛利亚·冯·贝塔朗菲。
相关链接
更多信息
- 这个是关于贝塔朗菲的介绍网站:http://www.isss.org/lumLVB.htm
- 这个是wikipedia的页面,主要涵盖了一些个人成长的事件以及主要的研究领域:https://en.wikipedia.org/wiki/Ludwig_von_Bertalanffy
- 这个是贝塔朗菲简介的个人介绍页面 https://monoskop.org/Ludwig_von_Bertalanffy
- 这个是系统研究中心对贝塔朗菲生平的介绍 http://www.richardjung.cz/bert1.pdf
参考文献
- ↑ Bertalanffy, L. von, (1969). General System Theory.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pp. 136
- ↑ Alexandr N. Tetearing (2012). Theory of populations. Moscow: SSO Foundation. p. 607. ISBN 978-1-365-56080-4.
- ↑ Nicholas D. Rizzo William Gray (Editor), Nicholas D. Rizzo (Editor), (1973) Unity Through Diversity. A Festschrift for Ludwig von Bertalanffy. Gordon & Breach Science P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