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删除5字节 、 2021年7月26日 (一) 15:36
无编辑摘要
第13行: 第13行:  
=== 后门准则背后逻辑 ===
 
=== 后门准则背后逻辑 ===
   −
当试图寻找X对Y的因果效应时,后门准则主要有两个目的:
+
当试图寻找<math>X</math>对<math>Y</math>的因果效应时,后门准则主要有两个目的:
    
# 阻断任何含有指向<math>X</math>的后门路径/伪路径;
 
# 阻断任何含有指向<math>X</math>的后门路径/伪路径;
# 确保现有所有从变量<math>X</math>到变量<math>Y</math>的路径不变。
+
# 确保现在所有从变量<math>X</math>到变量<math>Y</math>的路径不变。
   −
注意,伪路径是指连接<math>X</math><math>Y</math>,并指向<math>X</math>的有向路径,与期望的指向<math>Y</math>路径相反。
+
注意,伪路径是指与期望的从变量<math>X</math>指向变量<math>Y</math>路径不同的所有其他路径。
    
为了确保第一个目的,条件节点集合不能包含变量<math>X</math>的后代节点,因为在进行评估<math>X</math>对变量<math>Y</math>的因果效应时,会对变量<math>X</math>采取干预,继而影响变量<math>X</math>的后代节点,从而影响变量<math>Y</math>,但以<math>X</math>的后代节点为条件会阻断这些路径。
 
为了确保第一个目的,条件节点集合不能包含变量<math>X</math>的后代节点,因为在进行评估<math>X</math>对变量<math>Y</math>的因果效应时,会对变量<math>X</math>采取干预,继而影响变量<math>X</math>的后代节点,从而影响变量<math>Y</math>,但以<math>X</math>的后代节点为条件会阻断这些路径。
252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