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30字节 、 2022年1月17日 (一) 02:23
第14行: 第14行:  
</ref>
 
</ref>
   −
==''莫拉维克的思想之子 Minds Children'' ==
+
==莫拉维克的思想之子 ''Minds Children'' ==
       
计算机科学家和未来学家汉斯 · 莫拉维克在他1974-1979年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以及1988年出版的《思想的孩子》一书中,将摩尔定律做了推广延伸。并据此预测了人工生命的未来发展趋势。严格来说,摩尔定律是特指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复杂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规律。莫拉维克把摩尔定律的使用范围推广到半导体集成电路之外的技术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出现之前的一些技术,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技术形式。<ref>{{cite web| url=http://www.frc.ri.cmu.edu/~hpm/project.archive/general.articles/1993/Robot93.html| title= The Age of Robots|date=June 1993| first=Hans| last=Moravec| access-date=2006-06-23| 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615055406/http://www.frc.ri.cmu.edu/~hpm/project.archive/general.articles/1993/Robot93.html| archive-date= 15 June 2006 | url-status= live}}</ref> 他绘制了一个时间技术演化表,从表中反映出的规律来看,他认为到2030-2040年开始,机器人将进化成一系列新的人工物种。<ref>{{cite web| url=http://www.frc.ri.cmu.edu/~hpm/project.archive/robot.papers/2004/Predictions.html| title=Robot Predictions Evolution| first=Hans| last=Moravec|date=April 2004| access-date=2006-06-23| 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616045535/http://www.frc.ri.cmu.edu/~hpm/project.archive/robot.papers/2004/Predictions.html| archive-date= 16 June 2006 | url-status= live}}</ref>莫拉维克在1998年出版的《机器人: 从纯粹的机器到超验的思维》一书中,进一步分析了机器智能的演化的含义,发现了动物大脑的算力在演化时间轴上的增长速度与摩尔定律相似。据此,他认为这些趋势预示着与Vinge预测的智能爆炸相似的超级智能-心灵之火”即将到来。
 
计算机科学家和未来学家汉斯 · 莫拉维克在他1974-1979年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以及1988年出版的《思想的孩子》一书中,将摩尔定律做了推广延伸。并据此预测了人工生命的未来发展趋势。严格来说,摩尔定律是特指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复杂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规律。莫拉维克把摩尔定律的使用范围推广到半导体集成电路之外的技术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出现之前的一些技术,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技术形式。<ref>{{cite web| url=http://www.frc.ri.cmu.edu/~hpm/project.archive/general.articles/1993/Robot93.html| title= The Age of Robots|date=June 1993| first=Hans| last=Moravec| access-date=2006-06-23| 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615055406/http://www.frc.ri.cmu.edu/~hpm/project.archive/general.articles/1993/Robot93.html| archive-date= 15 June 2006 | url-status= live}}</ref> 他绘制了一个时间技术演化表,从表中反映出的规律来看,他认为到2030-2040年开始,机器人将进化成一系列新的人工物种。<ref>{{cite web| url=http://www.frc.ri.cmu.edu/~hpm/project.archive/robot.papers/2004/Predictions.html| title=Robot Predictions Evolution| first=Hans| last=Moravec|date=April 2004| access-date=2006-06-23| 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616045535/http://www.frc.ri.cmu.edu/~hpm/project.archive/robot.papers/2004/Predictions.html| archive-date= 16 June 2006 | url-status= live}}</ref>莫拉维克在1998年出版的《机器人: 从纯粹的机器到超验的思维》一书中,进一步分析了机器智能的演化的含义,发现了动物大脑的算力在演化时间轴上的增长速度与摩尔定律相似。据此,他认为这些趋势预示着与Vinge预测的智能爆炸相似的超级智能-心灵之火”即将到来。
   −
==''詹姆斯 · 伯克的关联'' James Burke's ''Connections'' ==
+
==詹姆斯 · 伯克的关联 ''James Burke's Connections'' ==
      第29行: 第29行:  
而第二个和第三个推论,分别在导言部分和结尾部分重点讨论,主要展现的是伴随这样一个高度互联的历史而来的各种弊端。如果历史的演进确实表明,过去的事件和创新之间的是一个协同关系。那么,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些事件和创新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不断增加的事件之间的关联也会增加。这不仅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而且会导致创新的速度加快。伯克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创新的速度太快,创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太大的变化,以至于让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无力应对。到那时候,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个人权力、自由和隐私呢?
 
而第二个和第三个推论,分别在导言部分和结尾部分重点讨论,主要展现的是伴随这样一个高度互联的历史而来的各种弊端。如果历史的演进确实表明,过去的事件和创新之间的是一个协同关系。那么,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些事件和创新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不断增加的事件之间的关联也会增加。这不仅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而且会导致创新的速度加快。伯克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创新的速度太快,创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太大的变化,以至于让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无力应对。到那时候,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个人权力、自由和隐私呢?
   −
==''霍金斯的认知阶梯'' Gerald Hawkins' ''Mindsteps'' ==
+
==霍金斯的认知阶梯 ''Gerald Hawkins' Mindsteps'' ==
       
杰拉德·霍金斯 [[wikipedia:Gerald_Hawkins|Gerald Hawkins]] 在他的著作《通向宇宙奥秘的认知阶梯》(Mindsteps to the Cosmos,HarperCollins,1983年8月)中阐明了他的“认知阶梯”Mindsteps 概念,即思维范式或世界观发生巨大的且不可逆转的变化。他认为人类历史上曾经历了五次“认知阶梯”式跨越,每一次认知跨越都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图像操控能力、文字书写、数学、印刷术、望远镜、火箭、无线电、电视、计算机... ... “每一次进步都让人类整个群体的认知更接近客观存在的现实,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他指出: “这样的认知阶梯式的跨越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人们很难注意不到它正在加快。”霍金斯发明了一个经验性的方程来量化“认知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由这个方程可以推算出人类跨越下一个认知阶梯,也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五个认知阶梯,将会发生在2021年。紧随其后的认知第六次和第七次将会发生在2045年和2051年。到2053年,人类集体的认知的能力达到极限。
 
杰拉德·霍金斯 [[wikipedia:Gerald_Hawkins|Gerald Hawkins]] 在他的著作《通向宇宙奥秘的认知阶梯》(Mindsteps to the Cosmos,HarperCollins,1983年8月)中阐明了他的“认知阶梯”Mindsteps 概念,即思维范式或世界观发生巨大的且不可逆转的变化。他认为人类历史上曾经历了五次“认知阶梯”式跨越,每一次认知跨越都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图像操控能力、文字书写、数学、印刷术、望远镜、火箭、无线电、电视、计算机... ... “每一次进步都让人类整个群体的认知更接近客观存在的现实,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他指出: “这样的认知阶梯式的跨越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人们很难注意不到它正在加快。”霍金斯发明了一个经验性的方程来量化“认知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由这个方程可以推算出人类跨越下一个认知阶梯,也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五个认知阶梯,将会发生在2021年。紧随其后的认知第六次和第七次将会发生在2045年和2051年。到2053年,人类集体的认知的能力达到极限。
   −
==文奇 指数级加速  Vinge's exponentially accelerating change==
+
==文奇 指数级加速  ''Vinge's exponentially accelerating change''==
       
数学家弗诺·文奇 [[wikipedia:Vernor_Vinge|Vernor Vinge]] 在科幻小说《实时放逐》M[[wikipedia:Marooned_in_Realtime|arooned in Realtime]] (1986)中讲述了一个技术以指数级的速度突飞猛进,导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新技术越来越快的速度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直到技术的发展超越了人类理解能力的极限。随后,他在斩获雨果奖的小说《深渊之火》[[wikipedia:A_Fire_Upon_the_Deep|A Fire Upon Deep]] (1992)中,通过丰富的想象,揭开了一个[[wikipedia:Superintelligence|超级智能]]文明访问正值科技暴涨,无所不能的人类文明。他在1993年发表的《技术奇点》[[wikipedia:Technological_singularity|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 的文章中也提纲挈领地概述了这个故事。
 
数学家弗诺·文奇 [[wikipedia:Vernor_Vinge|Vernor Vinge]] 在科幻小说《实时放逐》M[[wikipedia:Marooned_in_Realtime|arooned in Realtime]] (1986)中讲述了一个技术以指数级的速度突飞猛进,导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新技术越来越快的速度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直到技术的发展超越了人类理解能力的极限。随后,他在斩获雨果奖的小说《深渊之火》[[wikipedia:A_Fire_Upon_the_Deep|A Fire Upon Deep]] (1992)中,通过丰富的想象,揭开了一个[[wikipedia:Superintelligence|超级智能]]文明访问正值科技暴涨,无所不能的人类文明。他在1993年发表的《技术奇点》[[wikipedia:Technological_singularity|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 的文章中也提纲挈领地概述了这个故事。
   −
==库兹韦尔加速回报定律 Kurzweil's The 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
+
==库兹韦尔加速回报定律 ''Kurzweil's The 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
      第50行: 第50行:  
库兹韦尔说,自进化历史开端开始以来,新的复杂生命的形态就是指数级的速度在进化,演化出全新的生命形态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以人类为例,我们有改造环境的能力,能够有目的性地高效设计。这个新出现的生命特征,取代了相对盲目的通过进化机制来进行效率筛选。推而广之,人类技术进步的速度也在指数级增长,随着人们发明的高效的工具的增多,我们也发现了如何更有效地学习的工具:语言,数字,书写,哲学,科学方法,观察工具,计数装置,机械计算器,计算机等等。这些记录信息的工具的出现时间,越往后越短。在过去的60年里,工业化国家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上半叶生活只存在记忆中了。在21世纪,技术进步会继续加速发展,直到达到巅峰的奇点。这些观点,库兹韦尔在《精神机器时代》和《奇点迫近》[[wikipedia:The_Singularity_Is_Near|The Singularity is Near]] 有详细阐述。
 
库兹韦尔说,自进化历史开端开始以来,新的复杂生命的形态就是指数级的速度在进化,演化出全新的生命形态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以人类为例,我们有改造环境的能力,能够有目的性地高效设计。这个新出现的生命特征,取代了相对盲目的通过进化机制来进行效率筛选。推而广之,人类技术进步的速度也在指数级增长,随着人们发明的高效的工具的增多,我们也发现了如何更有效地学习的工具:语言,数字,书写,哲学,科学方法,观察工具,计数装置,机械计算器,计算机等等。这些记录信息的工具的出现时间,越往后越短。在过去的60年里,工业化国家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上半叶生活只存在记忆中了。在21世纪,技术进步会继续加速发展,直到达到巅峰的奇点。这些观点,库兹韦尔在《精神机器时代》和《奇点迫近》[[wikipedia:The_Singularity_Is_Near|The Singularity is Near]] 有详细阐述。
   −
==加速变化的极限 Limits of accelerating change ==
+
==加速变化的极限 ''Limits of Accelerating Change'' ==
 
如果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自然科学中存在的一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最初阶段表现出指数增长这一特性的过程,最后都会进入饱和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观察到一个事物在一段时间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这并不意味着这一过程会无休止地继续下去。相反,在许多情况下,这意味着提前达到饱和。从我们在自然科学中发现的规律来看,事物在一段时间的加速增长后(在物理过程中,这个阶段往往都是短暂的),将会减缓甚至完全停滞?尽管在可预见的将来,科学和技术的加速进步可能会减缓,终结,但人类不会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因此社会社会变革也会持续以目前所达到的速度继续向前。<ref name=":2">[https://philosophyjournal.spbu.ru/article/view/3182/2943 Shestakova I.' To the Question of the Limits of Progress: Is a Singularity Possible?.]</ref>
 
如果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自然科学中存在的一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最初阶段表现出指数增长这一特性的过程,最后都会进入饱和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观察到一个事物在一段时间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这并不意味着这一过程会无休止地继续下去。相反,在许多情况下,这意味着提前达到饱和。从我们在自然科学中发现的规律来看,事物在一段时间的加速增长后(在物理过程中,这个阶段往往都是短暂的),将会减缓甚至完全停滞?尽管在可预见的将来,科学和技术的加速进步可能会减缓,终结,但人类不会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因此社会社会变革也会持续以目前所达到的速度继续向前。<ref name=":2">[https://philosophyjournal.spbu.ru/article/view/3182/2943 Shestakova I.' To the Question of the Limits of Progress: Is a Singularity Possible?.]</ref>
   第66行: 第66行:  
未来学家和发明家巴克敏斯特·富勒在1981年发表的《关键路径》书中,提出了一个通过信息增量来估算技术发展速度的模型。如果我们把人类在公元元年前积累和流通的的所有知识当作等于一个信息单位,那么大约1500年,也就是直到16世纪,这个知识量才增长了一倍。到1750年,也就是时隔250年后,知识从两个信息单位翻倍到了四个单位。而那之后的150年,知识再度翻倍,达到8个单位。可以看到,信息翻倍的速度越来越快。<ref>{{cite book |last1=Fuller |first1=Buckminster |title=Critical Path |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criticalpath00full |url-access=registration |date=1981 |isbn=0312174918}}</ref>而在现代,知识的增长更是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往往会在某个时刻达到爆炸性增长。这种加速变化的现象可以通过简单的倍增指数曲线来模拟。正是知识快速翻倍的现象让人们认为推测可能存在技术奇点: 技术进步的速度超过人类生物进化的速度。
 
未来学家和发明家巴克敏斯特·富勒在1981年发表的《关键路径》书中,提出了一个通过信息增量来估算技术发展速度的模型。如果我们把人类在公元元年前积累和流通的的所有知识当作等于一个信息单位,那么大约1500年,也就是直到16世纪,这个知识量才增长了一倍。到1750年,也就是时隔250年后,知识从两个信息单位翻倍到了四个单位。而那之后的150年,知识再度翻倍,达到8个单位。可以看到,信息翻倍的速度越来越快。<ref>{{cite book |last1=Fuller |first1=Buckminster |title=Critical Path |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criticalpath00full |url-access=registration |date=1981 |isbn=0312174918}}</ref>而在现代,知识的增长更是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往往会在某个时刻达到爆炸性增长。这种加速变化的现象可以通过简单的倍增指数曲线来模拟。正是知识快速翻倍的现象让人们认为推测可能存在技术奇点: 技术进步的速度超过人类生物进化的速度。
   −
==加速变化理论的批评 Criticisms==
+
==加速变化理论的批评 ''Criticisms''==
 
西奥多 · 莫迪斯[[wikipedia:Theodore_Modis|Theodore Modis]]和乔纳森 · 休布纳 Jonathan Huebner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技术革新的速度,他们认为技术创新的速度已经开始下降了。<ref name="auto2">{{Cite journal |last=Korotayev |first=Andrey |year=2018 |title=The 21st Century Singularity and its Big History Implications: A re-analysis  |journal=Journal of Big History |volume=2 |issue=3 |pages=71–118|doi=10.22339/jbh.v2i3.2320 |doi-access=free }}</ref>
 
西奥多 · 莫迪斯[[wikipedia:Theodore_Modis|Theodore Modis]]和乔纳森 · 休布纳 Jonathan Huebner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技术革新的速度,他们认为技术创新的速度已经开始下降了。<ref name="auto2">{{Cite journal |last=Korotayev |first=Andrey |year=2018 |title=The 21st Century Singularity and its Big History Implications: A re-analysis  |journal=Journal of Big History |volume=2 |issue=3 |pages=71–118|doi=10.22339/jbh.v2i3.2320 |doi-access=free }}</ref>
   −
==图库 Gallery==
+
==图库 ''Gallery''==
 
库兹韦尔画了下面两张图来阐述加速回报定律的真义。
 
库兹韦尔画了下面两张图来阐述加速回报定律的真义。
 
<gallery>
 
<gallery>
第76行: 第76行:  
</gallery>
 
</gallery>
   −
==See also==
+
==另附 See also==
    
* ''[[wikipedia:Accelerando|Accelerando]]''
 
* ''[[wikipedia:Accelerando|Accelerando]]''
第103行: 第103行:  
*
 
*
   −
==Notes==
+
==相关链接 Notes==
 
{{Reflist|30em}}
 
{{Reflist|30em}}
  
12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