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195字节 、 2024年6月7日 (星期五)
第525行: 第525行:     
==因果涌现==
 
==因果涌现==
有了有效信息这一度量指标后,因果涌现的框架可以被呈现出来了。对于一个系统,观察者可以建立多尺度视角去观测,区分出微观和宏观。收集到的微观数据可以直接反映微观动力学,在经过粗粒化映射(coarse-graining)后,由微观变量得到对应的宏观变量,也自然会有相应的宏观动力学。对两个动力学分别可以计算EI,如果宏观EI大于微观EI,认为有因果涌现发生。
+
有了有效信息这一度量指标后,我们便可以讨论马尔科夫链上的因果涌现了。对于一个马尔科夫链,观察者可以建立多尺度视角去观测,区分出微观和宏观。首先,原始的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P即定义了微观动力学;其次,经过对微观态的粗粒化映射(coarse-graining)后(通常反映为对微观状态的分组),观察者可以得到对应的宏观状态(即分组),这些宏观状态彼此之间的概率转移可以用宏观的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P'来刻画。对两个动力学分别可以计算EI,如果宏观的EI大于微观EI,我们说该系统发生了因果涌现。
    
[[文件:CE.png|替代=因果涌现示意图|500x500像素]]
 
[[文件:CE.png|替代=因果涌现示意图|500x500像素]]
   −
这里有一个新的指标直接度量因果涌现的程度:
+
可以定义一个新的指标直接度量因果涌现的程度:
    
<math>
 
<math>
CE = EI(P_M) - EI(P_m)
+
CE = EI(P') - EI(P)
 
</math>
 
</math>
   −
这里[math]P_m[/math]为微观状态的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维度为:[math]N\times N[/math],这里N为微观的状态数;而[math]P_M[/math]为对[math]P_m[/math]做粗粒化操作之后得到的宏观态的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维度为[math]M\times M[/math],其中[math]M<N[/math]为宏观状态数。
+
这里[math]P[/math]为微观状态的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维度为:[math]N\times N[/math],这里N为微观的状态数;而[math]P'[/math]为对[math]P[/math]做粗粒化操作之后得到的宏观态的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维度为[math]M\times M[/math],其中[math]M<N[/math]为宏观状态数。
    
关于如何对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实施粗粒化的方法,往往体现为两步:1、对微观状态做归并,将N个微观态,归并为M个宏观态;2、对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做约简。关于具体的粗粒化马尔科夫链的方法,请参考[[马尔科夫链的粗粒化]]。
 
关于如何对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实施粗粒化的方法,往往体现为两步:1、对微观状态做归并,将N个微观态,归并为M个宏观态;2、对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做约简。关于具体的粗粒化马尔科夫链的方法,请参考[[马尔科夫链的粗粒化]]。
第585行: 第585行:  
上图展示了几种马尔科夫链的转移概率矩阵,其中(a)是确定性高,简并性低,所以整体eff比较高。(b)则是确定性和简并性都比较高,所以eff是0。(c)相比于(a)确定性更低,(d)也是确定性和简并性都较高导致eff较低,它们都可以通过同一种粗粒化策略(将前4个状态合并为一个状态)来得到(e)。此时(e)确定性很高,无简并性,所以(e)的eff比(c)(d)要高。
 
上图展示了几种马尔科夫链的转移概率矩阵,其中(a)是确定性高,简并性低,所以整体eff比较高。(b)则是确定性和简并性都比较高,所以eff是0。(c)相比于(a)确定性更低,(d)也是确定性和简并性都较高导致eff较低,它们都可以通过同一种粗粒化策略(将前4个状态合并为一个状态)来得到(e)。此时(e)确定性很高,无简并性,所以(e)的eff比(c)(d)要高。
 
-->
 
-->
      
==计算EI的源代码==
 
==计算EI的源代码==
786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