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行: |
第14行: |
| | | |
| LHF:写作这部分内容时,参考了集合论的学习顺序,先从集合的“元素”再到“关系”。写着写得,有时候混淆了。 | | LHF:写作这部分内容时,参考了集合论的学习顺序,先从集合的“元素”再到“关系”。写着写得,有时候混淆了。 |
| + | |
| + | YMZ: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子标题的写法,没有的话就把这里的子标题删了吧 |
| | | |
| ==涌现现象== | | ==涌现现象== |
第22行: |
第24行: |
| | | |
| LHF:木星大红斑应该是比较好的例子。集智俱乐部发表过文章《从生命到星系,新数学揭示大尺度秩序如何涌现》<ref name="从生命到星系,新数学揭示大尺度秩序如何涌现">{{url=https://mp.weixin.qq.com/s/v-DdrqapgtiNfbt65gb4jg|}}</ref>,引用了木星大红斑的影像资料,非常震撼。里面有提到Jim Crutchfield的工作,重读这些文章,应该有利于我们写好斑图涌现及计算力学的词条。 | | LHF:木星大红斑应该是比较好的例子。集智俱乐部发表过文章《从生命到星系,新数学揭示大尺度秩序如何涌现》<ref name="从生命到星系,新数学揭示大尺度秩序如何涌现">{{url=https://mp.weixin.qq.com/s/v-DdrqapgtiNfbt65gb4jg|}}</ref>,引用了木星大红斑的影像资料,非常震撼。里面有提到Jim Crutchfield的工作,重读这些文章,应该有利于我们写好斑图涌现及计算力学的词条。 |
| + | |
| + | YMZ:可以直接在正文里改,不用写这么全,在一句话里列举几个例子说明“模式和斑图”。 |
| | | |
| * **计算力学**这门结合了复杂网络、信息论的理论框架 | | * **计算力学**这门结合了复杂网络、信息论的理论框架 |
第28行: |
第32行: |
| | | |
| LHF:两个*会去掉。计算力学结合了复杂网络,是因为计算力学一旦形成算法,就可以映射成状态机,而状态机也应该可以映射到复杂网络。只是为了让部分读者看到公式不用太犯难。 | | LHF:两个*会去掉。计算力学结合了复杂网络,是因为计算力学一旦形成算法,就可以映射成状态机,而状态机也应该可以映射到复杂网络。只是为了让部分读者看到公式不用太犯难。 |
| + | |
| + | YMZ:这里没有讨论状态机的拓扑结构吧。如果读者理解计算力学并非一定需要先学习复杂网络,就可删去。 |
| | | |
| * 在牛顿力学提出以后,...... 这时往往需要借助新的科技手段,来对这些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潜在的原理和规律。 | | * 在牛顿力学提出以后,...... 这时往往需要借助新的科技手段,来对这些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潜在的原理和规律。 |
第34行: |
第40行: |
| | | |
| LHF:想引入复杂科学和因果科学。牛顿力学中,物理运动的变化,来源于力的作用,或者相反。通常认为牛顿定律不涉及解释跨层级的现象,然后力是路程对时间的二阶导数,我个人还在深入理解导数(微积分)是否跨层级。毕竟导数一种表达是无穷小/无穷小的极限存在,然后忽略更高阶无穷小。 | | LHF:想引入复杂科学和因果科学。牛顿力学中,物理运动的变化,来源于力的作用,或者相反。通常认为牛顿定律不涉及解释跨层级的现象,然后力是路程对时间的二阶导数,我个人还在深入理解导数(微积分)是否跨层级。毕竟导数一种表达是无穷小/无穷小的极限存在,然后忽略更高阶无穷小。 |
| + | |
| + | YMZ:主要是说明需要多尺度建模是吧,可以只用一两句话引入这一点 |
| | | |
| * 一般对涌现现象定义为不能简单归结为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力,而需要从对应层面来描述的现象,认为是涌现。 | | * 一般对涌现现象定义为不能简单归结为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力,而需要从对应层面来描述的现象,认为是涌现。 |
第40行: |
第48行: |
| | | |
| LHF:句式确实要调整。“对应层面”涉及到如何来定义的问题,如果有观察者,则可建立视界面,物质/能量流穿过该视界面,转化成信息,这是一种理解方式。我们对观察者做个形式化:对高维对象,做低维映射,在低维的投影,只要不是完全随机,就有斑图(秩序)。 | | LHF:句式确实要调整。“对应层面”涉及到如何来定义的问题,如果有观察者,则可建立视界面,物质/能量流穿过该视界面,转化成信息,这是一种理解方式。我们对观察者做个形式化:对高维对象,做低维映射,在低维的投影,只要不是完全随机,就有斑图(秩序)。 |
| + | |
| + | YMZ:这里的解释我没有看懂。可以先改一下前文的部分,然后尝试写一下这里如何跟前文衔接。 |
| | | |
| * 如果建立了促成这种涌现现象发生的机理的算法模型,则细化为因果涌现,是随附了宏观动力学的一类涌现。 | | * 如果建立了促成这种涌现现象发生的机理的算法模型,则细化为因果涌现,是随附了宏观动力学的一类涌现。 |
第46行: |
第56行: |
| | | |
| LHF:因果涌现可以是量化涌现的手段和理论框架,但“因果力”这些概念我再看看是否包含其中。我是在读书会到听到“随附”这个词,是个哲学词汇的话确实可以不用在词条里。 | | LHF:因果涌现可以是量化涌现的手段和理论框架,但“因果力”这些概念我再看看是否包含其中。我是在读书会到听到“随附”这个词,是个哲学词汇的话确实可以不用在词条里。 |
| + | |
| + | YMZ:不管是因果涌现还是因果力,这些概念提出来的时候一定要解释的。在保证内容全面的同时,我们要尽可能写的简洁,尤其是问题背景这部分,抽象概念越少越好 |
| | | |
| * 这种涌现往往比微观层面更强 | | * 这种涌现往往比微观层面更强 |
第52行: |
第64行: |
| | | |
| LHF:可以做这些补充。 | | LHF:可以做这些补充。 |
| + | |
| + | YMZ:你直接补充上然后删掉讨论即可。其他地方同理,我看到讨论被删除就会去看正文,然后给新的反馈。 |
| | | |
| * 在Erik Hoel的理论框架中,用有效信息EI来度量因果涌现效应的强弱。 | | * 在Erik Hoel的理论框架中,用有效信息EI来度量因果涌现效应的强弱。 |
第58行: |
第72行: |
| | | |
| LHF:“问题背景”我再把握一下,毕竟“计算力学”涵盖的内容很多,所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广泛。 | | LHF:“问题背景”我再把握一下,毕竟“计算力学”涵盖的内容很多,所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广泛。 |
| + | |
| | | |
| * 在计算力学框架中,则在某些层面将“新颖”就归结为“涌现” | | * 在计算力学框架中,则在某些层面将“新颖”就归结为“涌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