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普夫定律 Zipf's law'''是用数理统计公式表述的经验法则,由哈佛大学语言学家乔治·金斯利·齐夫 George Kingsley Zipf 于1949年发表,他揭示了在物理和社会科学中,各类型的数据研究所呈现出的图形,近似于[[齐普夫分布]]状态 Zipf distribution。而[[齐普夫分布]]是一类相关的离散幂律概率分布。 | | '''齐普夫定律 Zipf's law'''是用数理统计公式表述的经验法则,由哈佛大学语言学家乔治·金斯利·齐夫 George Kingsley Zipf 于1949年发表,他揭示了在物理和社会科学中,各类型的数据研究所呈现出的图形,近似于[[齐普夫分布]]状态 Zipf distribution。而[[齐普夫分布]]是一类相关的离散幂律概率分布。 |
| | 参量|| <math>s \geq 0\,</math> (真实)<br /><math>N \in \{1,2,3\ldots\}</math> (整数) | | | 参量|| <math>s \geq 0\,</math> (真实)<br /><math>N \in \{1,2,3\ldots\}</math> (整数) |
| 齐普夫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而非理论定律,可以在很多非语言学排名中被观察到,例如不同国家中城市的数量、公司的规模、收入排名等。但它的起因是一个争论的焦点。[[齐普夫定律]]很容易用点阵图观察,坐标分别为排名和频率的自然对数。比如,'''the'''用上述表述可以描述为<math>x = log(1), y = log</math>的点。如果所有的点接近一条直线,那么它就遵循齐普夫定律。<ref name="">David M. W. Powers (1998) [https://pattern.swarma.org/paper?id=a96784a2-6f35-11ea-ab80-0242ac1a0005 Applications and Explanations of Zipf’s Law].</ref> | | 齐普夫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而非理论定律,可以在很多非语言学排名中被观察到,例如不同国家中城市的数量、公司的规模、收入排名等。但它的起因是一个争论的焦点。[[齐普夫定律]]很容易用点阵图观察,坐标分别为排名和频率的自然对数。比如,'''the'''用上述表述可以描述为<math>x = log(1), y = log</math>的点。如果所有的点接近一条直线,那么它就遵循齐普夫定律。<ref name="">David M. W. Powers (1998) [https://pattern.swarma.org/paper?id=a96784a2-6f35-11ea-ab80-0242ac1a0005 Applications and Explanations of Zipf’s Law].</ref> |
− | 而在1913年,费利克斯 · 奥尔巴赫首次注意到城市人口排名中的分布情况 根据实际经验,一组数据可以通过 [[Kolmogorov-Smirnov 检验]]来测试[[齐普夫定律]]是否适用于假设的幂律分布,然后将幂律分布的对数似然比与指数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进行比较。对城市进行[[齐普夫定律]]检验时,发现指数 <math>s = 1.07</math>的拟合较好,达到预想规模。<ref name="Clausetetal2009">Clauset, A., Shalizi, C. R., & Newman, M. E. J. (2009). Power-Law Distributions in Empirical Data. SIAM Review, 51(4), 661–703. doi:10.1137/070710111</ref> | + | 而在1913年,费利克斯 · 奥尔巴赫首次注意到城市人口排名中的分布情况 根据实际经验,一组数据可以通过 [[Kolmogorov-Smirnov 检验]]来测试齐普夫定律是否适用于假设的幂律分布,然后将幂律分布的对数似然比与指数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进行比较。对城市进行齐普夫定律检验时,发现指数 <math>s = 1.07</math>的拟合较好,达到预想规模。<ref name="Clausetetal2009">Clauset, A., Shalizi, C. R., & Newman, M. E. J. (2009). Power-Law Distributions in Empirical Data. SIAM Review, 51(4), 661–703. doi:10.1137/070710111</r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