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现进化”的版本间的差异
(→编者推荐) |
(→编者推荐) |
||
第162行: | 第162行: | ||
== 编者推荐== | == 编者推荐== | ||
===集智文章传递=== | ===集智文章传递=== | ||
− | [[File:wxsync-2021-07-b9805563133e4992ba2e765175a8202c.jpeg|100px|thumb|right|]] | + | [[File:wxsync-2021-07-b9805563133e4992ba2e765175a8202c.jpeg|100px|thumb|right|物理系统的涌现]] |
[https://swarma.org/?p=27685 什么是涌现|集智百科] | [https://swarma.org/?p=27685 什么是涌现|集智百科] | ||
第169行: | 第169行: | ||
涌现的概念在整合层次理论 theories of integrative levels 和复杂系统 theories of complex systems 理论中扮处于核心地位。例如,生物学所研究的生命现象是化学的一个涌现特性,而心理现象是从生物的神经生物学现象中涌现出的。在哲学中,强调涌现特性的理论被称为涌现论/涌现主义 emergentism。几乎所有涌现主义的叙述都包括一种认识论意义或本体论意义的不可化约性 irreducibility。 | 涌现的概念在整合层次理论 theories of integrative levels 和复杂系统 theories of complex systems 理论中扮处于核心地位。例如,生物学所研究的生命现象是化学的一个涌现特性,而心理现象是从生物的神经生物学现象中涌现出的。在哲学中,强调涌现特性的理论被称为涌现论/涌现主义 emergentism。几乎所有涌现主义的叙述都包括一种认识论意义或本体论意义的不可化约性 irreducibility。 | ||
===集智课程=== | ===集智课程=== | ||
− | [[File:f1fd5fef1303d871b2c4a3ed0c719af1.png|100px|thumb|right]] | + | [[File:f1fd5fef1303d871b2c4a3ed0c719af1.png|100px|thumb|right|]] |
[https://campus.swarma.org/mobile/course/1116 从涌现到斑图|集智学园] | [https://campus.swarma.org/mobile/course/1116 从涌现到斑图|集智学园] | ||
2021年7月26日 (一) 13:51的版本
涌现进化 Emergent evolution是一种假设,即在进化过程中,一些全新的特性,如心智和意识,在某些关键点出现,通常是由于已经存在的实体发生了不可预测的重新排列。这个术语是心理学家康韦·劳埃德·摩根 C. Lloyd Morgan于1922年在圣安德鲁斯的《吉福德讲座》中提出的,该讲座后来作为1923年的《涌现进化论》一书出版。[1][2]
该假说被广泛批评,因为它没有为全新的属性如何涌现提供机制,而且它的历史根源于目的论 teleology。[2] [3] [4]
历史背景
刘易斯 George Lewes在其1875年出版的《生命和心灵问题 Problems of Life and Mind》一书的第二卷中首次使用了涌现一词来描述这一概念(p. 412)。 亨利·柏格森 Henri Bergson在他1907年流行的《创造进化论 Creative Evolution》(Élan vital)一书中也涉及了类似的主题。1916-1918年间,塞缪尔·亚历山大 Samuel Alexander在格拉斯哥的《吉福德讲座 Gifford lectures》中进一步发展了涌现这个概念,并以《空间、时间和神性 Space, Time, and Deity》(1920)的形式出版。相关的术语"涌现进化"是由C.Lloyd Morgan于1921-1922年在自己在圣安德鲁斯的吉福德讲座中创造的,并以《涌现进化》(1923)出版。C.Lloyd Morgan在其书中的一篇讲座的附录中,承认了塞拉斯的《进化的自然主义 Evolutionary Naturalism》(1922)的贡献。
起源
对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回应
查尔斯·达尔文 Charles Darwin和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Alfred Russel Wallace对自然选择的介绍,结合西方思想中的进化论思想,由于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数据,以及在人的事务中似乎用自然法则取代了神的法则,因此得到了人们的认可。[5]然而,当时所描述的自然选择机制只解释了生物体如何适应变异。遗传变异的原因当时还不清楚。
达尔文清楚,在自然选择起作用前,必须有一些变异已经产生......这一问题几乎在《物种起源》发表的同时就被其他演化论学者察觉。早在1860年,查尔斯·莱尔爵士 Sir Charles Lyell就已经发现这一问题,尽管他那时还不是一个演化论学者……(Reid, p.3)[5]
圣乔治·米瓦特 St. George Jackson Mivart的《论物种的起源 On the Genesis of Species》(1872)以及爱德华·柯普 Edward Cope的《最适者的起源 Origin of the Fittest》(1887)都提出了需要找出同物种间成员的变异从何而来。William Bateson在1884年区分了变异的来源以及自然选择的行为。[5]
华莱士进一步的思考
华莱士一生都在支持和扩展达尔文基于自然选择机制的进化论的范围。他提出的达尔文主义经常被引用来支持达尔文的理论。他还致力于阐述和扩展达尔文及其关于自然选择的思想。然而,华莱士也意识到,该理论的范围和主张是有限的。达尔文本人也对其进行了限制。
最突出的特点是,我对达尔文有意从他的作品中排除的那些根本性问题进行了通俗而批判性的考察,因为这些问题超出了他的考察范围。例如生命本身的性质和原因,尤其是生命最基本和最神秘的力量——生长和繁殖……
达尔文总是……引证 “生长与繁殖的法则”和 “带变异的遗传” 是自然界的基本事实,没有这些规律,自然选择就无能为力,甚至不存在……
……即使它被证明是对事实的准确表述,它也不能作为一种解释。因为它不能说明生命力、指导机构和组织力量这些增长的必要特征……[6]
在研究这个被达尔文从一开始就排除在外的领域时,华莱士得出的结论是,“生命”本身不能被理解,除非通过一种包括 “组织和指导生命原则”的理论。这些都必然涉及到 “创造性的力量”、“指导性的心灵”和最后的 “终极目的”(人的发展)。它支持约翰·亨特 John Hunter的观点,即“生命是物质组织的原因,而不是结果”。因此,生命先于物质,当它注入物质时,形成了有生命的物质(原生质)。
一个非常有根据的学说,也是约翰·亨特经常倡导的学说,即生命是组织的原因而不是结果……如果是这样,生命一定是组织的先决条件,而且只能被认为是与精神和思想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并与在生物的生长中处处体现的指导性能量的来源联系在一起的……被赋予了我们称之为生命的神秘力量……[6]
然后,华莱士提到了另一种叫做“心灵”的力量的运作,它利用生命的力量,与比生命或物质更高的境界相联系:
证据表明,一个先知先觉的头脑……如此指导和组织生命,以其无数的形式,在遥远的未来,为人类精神本质的成长和发育提供所有最重要的东西……
华莱士从亨特的观点出发,认为生命是高于生命物质的,隐藏于背后的指导性力量。他认为从逻辑上讲,心灵是意识的原因,它在生命物质中以不同程度和形式存在。
如果像亨特、赫胥黎,以及其他著名思想家所宣称的那样,“生命是组织的原因,而不是结果”,那么我们可以相信,心灵是大脑发育的原因,而不是结果……所以,在不同等级的动物生命中,无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智,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种类的心智。而……所以心智的给予者……使每一类或每一等级的动物都能获得它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所必需的心智量……[6]
涌现进化
早期根源
关于自然界的变化如何 "出现" 的问题可以在古典希腊思想中找到 - 从混沌中产生秩序,以及是偶然还是必然。亚里士多德谈到,由于涌现的特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世纪的解剖学家和生理学家盖伦也区分了整体的结果性和涌现性。(Reid, p. 72)[5]。
黑格尔谈到了生命从非生命到有意识再到精神的革命性进程,康德则认为有机体的简单部分相互作用,产生了一系列逐渐复杂的功能形式的出现。这种区别延续到约翰·密尔(1843),他指出,即使是化学化合物也有无法从元素中预测的新特征。Reid,p. 72][5]。
乔治·刘易斯 George Henry Lewes(1874-1875)进一步提出了自然界中的新事物乃是一种涌现的观点。与前面的盖伦一样,他再次指出,这些进化的 "涌现 "特质与适应性、加成性的“结果”是有区别的。亨利·德拉蒙德 Henry Drummond在 《人类的后裔》(1894)中指出,自然规律对于有机界或生命界来说,与惯性的无机界相比是不同的,涌现就在这之中体现出来。
当我们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套新的规律——但是,低级的那套规律之所以在高级的领域里似乎没有发挥作用,不是因为它们被消灭了,而是因为它们被推翻了。
正如雷德所指出的那样,德雷蒙德也意识到,更大的复杂性带来了更大的适应性(Reid. p. 73)[5]。
塞缪尔·亚历山大 Samuel Alexander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涌现性具有凌驾于低级组织需求之上的特性。最近,约翰·霍兰德又提出了这一主题。
如果我们把还原论颠倒过来,我们就增加层次。更仔细地说,我们增加了新的法则,这些法则满足已经存在的法则所施加的约束。此外,这些新的法则适用于复杂的现象,这些现象是原有定律的结果;它们处于一个新的层次。[7]
康韦·劳埃德·摩根与涌现进化
另一位质疑自然选择是进化动力的主要科学家是康韦·劳埃德·摩根 C. Lloyd Morgan,他是动物学家,也是赫胥黎的学生,他对 塞缪尔·亚历山大的影响很大。他确立了涌现进化(1923)的中心思想,即涌现可能看起来会有突然的变化,但最好被视为“方向的质变或关键的转折点”。(引自Reid,p. 73-74)[5] 摩根由于他在动物心理学方面的工作,早些时候(1894)就对心理进化的连续性观点提出了质疑,并认为跨物种的心理能力存在着各种不连续性。为了避免任何将拟人化引入他的观点的企图,他创造了著名的、但经常被误解的方法论经典:
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一个行动可以被解释为行使一个较低级心理等级能力的结果,我们就不能把它解释为行使较高级心理能力的结果,(Morgan, 1894, p. 53)。
然而,摩根意识到这一点被滥用于鼓吹还原论(而不是作为一般方法论的告诫),在他的 《比较心理学导论》(1903)第二版中引入了一个限定条件:
然而,我们应该补充一点,以免该原则的范围被误解:如果我们已经有独立的证据表明在被观察的动物中发生了这些更高级的过程,那么该原则绝不排除对某一特定活动的解释(Morgan, 1903, p. 59)。
正如 Reid 所言,
虽然所谓的史学上的 "恢复正典 "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摩根的涌现进化论立场(这是他试图将心灵研究放回这样一个 "更广泛" 的自然史中的最高表现),即使在当代心理学史的教科书中也很少被人提及,只是一带而过。[5]
摩根还与行为主义学派进行了斗争,更澄清了他对进化论的涌现观点:
一个颇具影响力的 "行为主义者" 学派全面否认了心理关系(如果有的话)在任何意义上或以任何方式是有效的 ...... 我的观点是,人们可以说心理关系是有效的,不亚于...... 物理关系 ......(Morgan, 1930, p. 72)
他的 《动物行为》(1930)明确区分了三个 "等级 "或 "心态水平",他把这三个 "等级 "标记为:"感知的、感性的和反思的(percipient, perceptive, and reflective)"。(p. 42)
亚历山大以及心智的涌现
摩根关于低级和高级之间的两极关系的观点,被塞缪尔·亚历山大所采纳,他认为,心理过程不能还原为它在物理物质层面所依赖的神经过程。相反,它们是功能统一体的两极。而且,表达心理过程的神经过程本身就具有其他神经过程所不具备的品质(心智)。同时,精神过程由于在功能上与这个特殊的神经过程相同,所以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8]
而心理过程也是某种新东西,“一种全新的创造”,这就排除了心理生理学上的平行主义。还原论 Reductionism也是违背经验事实的。
所有现有的事实证据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精神因素对与之相关的神经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这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反过来对精神特征毫无影响。表象主义 Epiphenomenalism只是一种观察的谬误。[8]
同时亚历山大表示,他的观点不是万物有灵论或生命论的观点,在这里,精神是一个独立作用于大脑的实体,或者反过来说,被大脑作用的实体。精神活动是一种涌现的,是一种新的“事物”,不能还原到最初的神经部分。
对亚历山大来说,世界是在时空中展开的,时空具有运动的内在属性。这种在时空中的运动导致了新的 "运动的复杂性",其形式是一种新的属性或涌现。新出现的东西保留了先前 "运动的复杂性 "的品质,但也有一些新的东西,而这些新的东西是先前没有的。这种新的东西有其自身的行为规律。时间是通过空间产生运动的特质,而物质只是在空间中以形式表现出来的运动,或者如亚历山大稍后所说的,"运动的复杂性"。物质产生于空间-时间连续性的基本基础上,具有 "身体"(低阶)的要素和 "心灵"(高阶)的要素,或者说 "这样一种概念:一个次要品质是其主要基质的心灵"。
心灵是生命的产物,生命本身是物质的产物。每一个层次都包含着它下面的层次和品质,并与之相互联系,在它包含低层次的范围内,这些方面都受该层次的规律制约。所有的精神功能都是活的,但不是所有的活的功能都是精神的;所有的活的功能都是物理化学的,但不是所有的物理化学过程都是活的 - 就像我们可以说所有生活在俄亥俄州的人都是美国人,但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生活在俄亥俄州。因此,在一个给定的较高层次中,存在着一些层次,或者说是自然的管辖范围,这样,较高层次就包含了前几个层次的每一个存在的要素。物理层次除了物理化学过程的出现外,还包含了时空的纯粹维度;下一个出现层次-生命,除了生命质量外,还包含了时空以及物理化学;心灵层次包含了前面三个层次的所有内容,再加上意识。由于这种涌现物的嵌套和相互作用,就像流动的俄罗斯套娃一样,高层次的涌现物不能归结为低层次的涌现物,每个层次都需要不同的规律和探究方法。
生命不是物质的外显现象,而是从物质中涌现的 ...... 生命理化复合体所具有的新特性或品质对生命来说,就像灵魂或心灵对神经基础一样。[8]
在亚历山大看来,"指导机构 "或 “灵魂” 是 "在原则或计划中" 发现的。
物质复杂性的某一阶段具有这样那样的特点......只要接受了这一点,我们能聚焦于事实 ......而不会发明一些奇怪的实体,这些实体除了在生命中做了一些没有在物质中做的事情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存在的理由。[8]
虽然一个涌现是一个较高的复杂,但它也带来了一个新的简单,因为它把一个较高层次的秩序带入了以前不太有序的东西中(一个复杂的新简单性)。这种新的简单性并不带有它之前的那个涌现层次的任何特质,但如前所述,确实在它内部的带有较低层次测秩序,所以可以通过这种较低层次的科学来理解,但这种秩序它本身却不能被理解,只能是由另外一种能够揭示它的新规律和原则的新科学来理解。
上升似乎是通过复杂性来进行的。但在每一次质的变化中,复杂性就像它本身一样聚集在一起,并以一种新的简单性来表现。
在一个给定的涌现水平内,存在某种程度的发展。
……在一个层次上,有完善或发展的程度;同时,属于这个层次的存在者之间也有因血统而产生的亲和性。这种完善性的差异与秩序或等级的差异不同,如存在于物质与生命或生命与心灵之间……[8]
心灵的概念或观念,是我们已知的最高级的涌现物,在我们的层面上,一直延伸到纯粹的维度或时空。换句话说,时间是运动的 "心",物化是物质的 "心",生存是生命的 "心"。通过纯粹的时间(或生命天文、心灵表意)的运动,出现了物质的 "物化"(地质时间、生命地质、心灵存在),而这又出现了生命的 "生活"(生物时间、生命生物、心灵体验),这又让我们有了心灵的 "心智"(历史时间、生命历史、心灵认知)。但是,心智还有一种向上延伸的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德性 Deity。
让我们描述任何一种有限物的经验品质,它对它执行意识或心灵的职务,作为它的'心灵'。然而同时让我们记住,生物的'心智'不是意识心智,而是生命,根本不具有意识的经验性,生命不只是心智或意识的较低程度,而是不同的东西。我们是从真实的心智转移而隐喻性地使用'心智',并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将其应用于每个层次上的有限性;下至时空本身,其存在的裸露时空的复合体以其经验性变化的裸露时间为心智。
亚历山大又回到了希腊人的观念,即知识是 "存在于" 被思考的对象中的。在这个意义上,并不存在精神客体(概念)与物理客体 "不同"(即存在状态不同),而只是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裂,然后可以通过意识在客体本身中的适当压缩或参与而使二者结合起来。
并没有像我所认为的那样,意识作为神经反应的一种性质而寄居在有机体中;意识属于对象的整体,属于通常所说的意识对象或意识场 . 因此新版的 贝克莱主义 Berkleyanism认为意识是 "在那里",也就是对象所在地。显然对于这个学说和我的学说来说,并不存在有别于物理对象的精神对象:树的形象是一棵适当形式的树……[8]
由于宇宙凭借时空的相互联系,由于心灵通过感觉和心灵经验的统一来认识空间、时间和运动,所以有一种认识形式是直观的(参与性的)——感觉和理性是它的产物。
在意识到自己的空间和时间的同时,心灵也意识到外部事物的空间和时间,反之亦然。这是时空连续性的直接后果,任何一点一瞬都迟早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每一点一瞬相联系……[8] 因此,心灵并不通过感觉来领会其对象的空间,即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因为它的特性取决于单纯的时空条件,尽管在没有感觉(当然也可以说是意念)的情况下,它不能作为意识。不用重复这些考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同样的命题对时间;对运动……也是如此。我将把这种与感觉相区别的理解方式称为直觉……直觉不同于理智,但理智和感觉都是它的产物,是它的经验决定……
从某种意义上说,宇宙是一个参与性的宇宙,也开放给心灵参与,这样心灵就可以直观地认识一个对象,这与康德的论断相反。参与(togetherness)是一种 "享受"(体验)而非思索的东西,尽管在更高的意识层面,它会被思索。
对亚历山大来说,宇宙本质上是处于过程中的,时间是其持续的方面,而这个持续的过程包括形成不断变化的运动复合体。这些复合体以可重复的方式变得有序,显示出他所说的 "品质"。有一个运动组织模式的种类层次,其中每一个层次都依赖于次要层次,但也显示出次要层次没有显示的品质,也无法从次要层次预测……在此基础上,有时还监督着一个被称为 "生命" 的品质的进一步层次;而某些携带生命的微妙综合体,是具有新品质的进一步层次的基础。"心灵" 这是我们已知的最高层次,但不一定是可能的最高层次。宇宙有一个向前的推力,叫做它的 "nisus"(大体上要与时间方面相鉴别),凭借这个推力,进一步的层次是可以期待的……[9]
罗伯特·G·B·雷德
涌现进化论是由罗伯特·G·B·雷德 Robert G. B. Reid(1939年3月20日-2016年5月28日)复兴的,他是维多利亚大学(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生物学教授。在他的著作《进化论:未竟的综合 Evolutionary Theory: The Unfinished Synthesis》 (1985), 他宣称现代进化论的重点在于自然选择,但这不是进化论完全的图景。涌现进化可以解释遗传变异的原因。生物学家恩斯特·迈尔 Ernst Mayr严厉批评了这本书,称这是对自然选择的错误攻击。迈尔评论说,雷德从一个 "过时的概念框架" 出发,没有提供任何可靠的证据,而且他主张的是一种心智学的进化过程。
雷德后来出版了《生物学的涌现 Biological Emergences》(2007年)一书,提出了关于在进化中如何产生涌现新事物的理论。马西莫·皮格利乌奇 Massimo Pigliucci认为:"雷德所著的《生物学的涌现》是对正在进行的关于进化论地位的争论的一个有趣的贡献,但很难把书中好的东西和比较可疑的说法分开。" 皮格利乌奇指出,书中一个可疑的说法是,自然选择在进化中没有作用。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巴佳耶夫 Alexander Badyaev对该书进行了积极的评论,他评论说 "这本书成功地引起了人们对进化过程中一个未被充分认识的方面的关注"。其他人则批评了雷德关于涌现和进化的非正统观点。生物学家塞缪尔·谢纳 Samuel Scheiner说 "雷德的表述既是对进化论的讽刺,又严重过时"。
拓展阅读
- The eclipse of Darwinism 达尔文主义的黯淡
- Emergentism is a corresponding belief in emergence. 涌现论是关于涌现的信仰
- 进化生物学
- Noogenesis 心理演化
- Orthogenesis 定向演化
- Vitalism 生命力论
参考文献
- ↑ Morgan, Conway Lloyd (1923). Emergent evolution : the Gifford lectures, delivered in th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in the year 1922. MIT Libraries. New York : Henry Holt and Company ; London : William and Norgate. http://archive.org/details/emergentevolutio00morg_0.
- ↑ 2.0 2.1 Bowler, Peter J. (2001). Reconciling Science and Religion: The Debate in Early-Twentieth-Century Britai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140-142, pp. 376-384.
- ↑ McLaughlin, Brian P. (1992). The Rise and Fall of British Emergentism. In A. Beckerman, H. Flohr, and J. Kim, eds., Emergence or Reduction? Essays on the Prospects of Nonreductive Physicalism.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pp. 49–93.
- ↑ Baylis, Charles A. (1929). The Philosophic Functions of Emergence.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 38, No. 4. pp. 372-384.
-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Reid, Robert G.B. (2007). Biological Emergences: Evolution by Natural Experimen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pp. 30. ISBN 978-0262182577. https://archive.org/details/degreesthatmatte00rapp_0/page/30.
- ↑ 6.0 6.1 6.2 Wallace, Alfred Russel (1911). Theory of Life. Moffat, Yard and Co.. https://archive.org/details/worldlifeamanif00wallgoog.
- ↑ Holland, John (1998). Emergence. From Chaos to Order. Reading,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 ↑ 8.0 8.1 8.2 8.3 8.4 8.5 8.6 Alexander, Samuel (1916–18). Space, Time and Deity. Glasgow: Gifford Lectures. https://archive.org/details/spacetimeanddei00alexgoog.
- ↑ Emmet, Dorothy. "Whitehead and Alexander". Retrieved 23 July 2012.
进一步阅读
- Alexander, Samuel. (1920). Space, Time, and Deity. Kessinger Publishing Reprint.
- Bergson, Henri. (1911). Creative Evoluti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Evolution créatrice). Dover Publications 1998.
- Lewes, George H. (1875). Problems of Life and Mind. First Series: The Foundations of a Creed, vol. I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ibrary.
- MacDougall, William. (1929). Modern Materialism and Emergent Evolution. London: Macmillan.
- Morgan, C. Lloyd. (1923). Emergent Evolution. Henry Holt and Co.
- Patrick, G. T. W. (1923). Emergent Evolution by C. Lloyd Morgan.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 20, No. 26. pp. 714–718.
编者推荐
集智文章传递
在哲学、系统论、科学和艺术中,当一个实体被观察到具有其所有组成部分本身没有的属性时,涌现 emergence 就出现了。如右图,复杂对称的形成以及科赫雪花中的分形图案说明了物理系统的涌现。
涌现的概念在整合层次理论 theories of integrative levels 和复杂系统 theories of complex systems 理论中扮处于核心地位。例如,生物学所研究的生命现象是化学的一个涌现特性,而心理现象是从生物的神经生物学现象中涌现出的。在哲学中,强调涌现特性的理论被称为涌现论/涌现主义 emergentism。几乎所有涌现主义的叙述都包括一种认识论意义或本体论意义的不可化约性 irreducibility。
集智课程
集智斑图中级课程,由张江教授讲解涌现的本质。
本中文词条由Eatcosmos2参与编译,Ricky审校,糖糖编辑,如有问题,欢迎在讨论页面留言。
本词条内容源自wikipedia及公开资料,遵守 CC3.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