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社会

来自集智百科 - 复杂系统|人工智能|复杂科学|复杂网络|自组织
Jie讨论 | 贡献2020年11月12日 (四) 16:07的版本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人工社会 Artificial society是用于社会分析中计算机模拟的基于特定主体的计算模型。 它主要涉及复杂系统 Complex Systems涌现 emergence,、蒙特卡洛方法 Monte Carlo method,计算社会学 computational sociology,多主体系统 Multi-agent system演化编程 evolutionary programming等主题。尽管概念很简单,但人们却花了一段时间才提出这一概念。复杂的数学模型无论以前还是现在都很普遍地存在着,而这看似简单的模型却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才发展起来,并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出现而真正加快了发展速度。


概述

人工社会旨在构建由叫做“主体 agent”的计算单元组成的并行仿真模型,以模拟现实中的各种现象。人工社会主要用于研究涌现过程,也就是从社会系统中底层(微观)行为发展出高层(宏观)行为的过程。


基于主体建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冯·诺依曼机 Von Neumann Machines,其概念是有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机器。该机器将按照精确详细的指示制作一个自己的复制品。约翰·冯·诺依曼 John von Neumann的朋友斯坦尼斯拉夫·乌兰姆 Stanislaw Ulam也是一位数学家,后来对该概念进行了扩展,他建议将机器构建在二维平面上,作为网格的格子集合。 这个想法反过来启发了von Neumann这位初始提出者,使其进一步改进想法,并创造了第一个元胞自动机 Cellular Automata

关于这个机器的一些想法,可以参考自复制自动机理论 Theory of Self-reproducing Automata


随后数学家约翰·何顿·康威 John Horton Conway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设计了著名的康威的生命游戏 Conway's Game of Life。与冯·诺依曼机 Von Neumann Machines不同,康威的生命游戏 Conway's Game of Life以二维棋盘的形式在虚拟世界中根据极其简单的规则进行操作。


基于主体的模型在社会学建模中的应用,最早是由计算机科学家克雷格·雷诺兹 Craig Reynolds发起。他试图为生物建立主体模型,这种方法后来被克里斯托弗·朗顿 Christopher Langton称为“人工生命 artificial life”。


人工生命这种计算学方法在应用于社会系统分析后,被约书亚·爱泼斯坦 Joshua M. Epstein罗伯特·阿克斯泰尔 Robert Axtell命名为“人工社会”。[1]最终,人工社会以计算社会学的形式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学分析方法。其主要问题是古典社会学的问题,即宏观-微观联系的问题,该问题首先由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克海姆 Émile Durkheim提出,主要描述“社会系统内的个体如何影响宏观社会水平并受到其影响的”。


人工社会已被近期社会学广泛接受为一种有前景的方法,其特征是广泛使用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模拟,其中包括 演化算法 evolutionary algorithms(EA) 遗传算法 genetic algorithms(GA) 遗传编程 genetic programming(GP) 模因编程 memetic programming(MP) 基于主体模拟 agent based model元胞自动机(CA)。


对于许多人而言,人工社会是跨学科研究中许多其他传统领域的交汇点,例如语言学、社会物理学、数学、哲学、法律、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和社会学。在这些领域中,异常的计算和理论方法会在其本国学科内引起争议并随之进行讨论。 作为一个领域,它有争议的历史。 有些人将其称为“实践神学”或“无事实科学”。然而,在最近的科学期刊上发表的人工社会的文章,《人工社会与社会模拟杂志 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社会复杂性杂志 Journal of Social Complexity》中显示,人工生命技术在社会学主流中越来越被接受。


社会主体

人工社会模型中的每个社会主体可以与相邻的主体(邻居)进行互动。 比方说主体Smith可能会与主体Jones进行过沟通。 主体Smith可能会模仿、感染主体Jones,或与主体Jones玩游戏。


沟通 Conversations

主体沟通并不是指进行闲聊。 这里主体沟通通常是指目标导向的事务处理。 例如,主体Smith想从主体Jones那里买书。 其沟通过程如下图:


实线带箭头是指消息。虚线带箭头是指响应。而三角箭头是过程调用或任务实施。


多主体系统 Multi-agent Systems (MAS)

MAS是包含多个计算主体的计算机系统。其主体是自治的: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可以在无需人工或其他系统干预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计算机科学家对MAS的兴趣首先是由1980年代多处理器计算机的发展推动的,然后是1990年代Internet的迅速扩展。


在1990年代MAS发展之前,计算机对社会现象的模拟主要是使用微积分,或基于方程的建模 equation-based modeling(EBM)。包括理性选择理论的效用函数(例如,Coleman 1990)以及宏观社会学和组织模型的系统动力学。在EBM中,模型是一组方程(通常是微分或差分方程),模拟过程需要求解方程(Halpin 1999;Parunak,Savit和Riolo 1998)。许多社会学家对EBM印象是唯一可用的计算机模拟工具。社会模拟被认为是“美国社会学协会”关于数学社会学的一部分。最近有关社会学模拟的调查文章完全忽略了MAS或仅顺便提及了它们(Halpin 1999; Hanneman,Collins和Mordt 1995; Meeker和Leik 1997)。


在人工社会中,模型则是一个多主体系统:一组并行运算且相互通信的自治主体。最早人工社会的实现是托马斯·谢林 Thomas C. Schelling著名的棋盘格模拟种族隔离(1971)。就像其早期谢林的模拟一样,人工社会允许研究人员进行虚拟实验,建立一系列模拟以解决特定的研究问题。模拟过程会激活所有主体,并观察随着主体交互而涌现出的宏观行为。在1990年代,计算机建模技术和计算能力的发展使MAS成为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可使用的模拟工具。这种社会仿真方法在计算机科学家中迅速得到了发展,随后便出现了一些论文集(Conte,Hegselmann和Terna,1997;Gilbert和Conte,1995;Gilbert和Doran,1994; Moss和Davidsson,2001;Sallach和Macal,2001;Sichman,Conte和Gilbert,1998),并创建了新期刊《人工社会与社会模拟杂志》(http://www.soc.surrey.ac.uk/JASSS/)。

其他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 Epstein, Joshua M.; Axtell, Robert L. (1996). Growing Artificial Societies: Social Science From the Bottom Up. Cambridge MA: MIT/Brookings Institution. pp. 224. ISBN 978-0-262-55025-3. https://archive.org/details/growingartificia00epst/page/224. 
  • Artificial Societies - by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in College of Science of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相关链接



本中文词条由Jie翻译,Ricky审校,薄荷欢迎在讨论页面留言。


本词条内容源自公开资料,遵守 CC3.0协议。